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散的意思、黄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散的解释

(1).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两者同为门下省官员, 晋 以后,共掌尚书奏事,故合称黄散。《晋书·陈寿传》:“ 杜预 将之镇,復荐之於帝,宜补黄散。” 唐 卢照邻 《释疾文》:“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黄散。”

(2).指黄色药粉。 汉 刘向 《列仙传·崔文子》:“ 文 拥朱幡繫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后去在 蜀 卖黄散。”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崔文黄散、草玉酒、黄庭丸、皇符、老子领中符、赤鬚子桃花府,皆有良効者也。”《南史·宋纪上·武帝》:“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散”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官职合称

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的合称,两者均为晋代以后门下省的重要官职,共同执掌尚书奏事。这一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如《晋书·陈寿传》记载杜预推荐陈寿“宜补黄散”,唐代卢照邻的《释疾文》也提到朝廷以“黄散”为重要职位。


二、中药名称

指黄色药粉类的中药制剂,常见于古代医方,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例如:

  1. 产后下痢方:出自《千金方》,由黄连、黄芩、䗪虫、干地黄等研磨成散,用于治疗产后血热下痢。
  2. 外用疗创方:如《南史》记载,南朝宋武帝曾用黄散治愈手部疮疾。
  3. 其他记载:汉代《列仙传》提到崔文子以黄散治病救人,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也将其列为有效药方。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和医学记载,若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晋书》《千金方》等原始资料或专业医学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散的意思

《黄散》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一种中草药煎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等功效。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散》这个词由两个偏旁部首组成。黄字的部首是“⺦”,散字的部首是“教”。黄字总共有12画,散字总共有10画。

来源

《黄散》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药剂。黄散由多种中草药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煎煮而成。

繁体

《黄散》的繁体字写作「黃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是《黄散》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仍然保持相似。古代写法中,黄字的“⺦”部分更加像禾草,而散字的“教”部分与现代写法接近,但是结构略有差别。

例句

1. 这种黄散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2. 医生建议你每日服用一包黄散。

组词

黄散的相关词汇包括:黄茶、黄酒、散文、散步等。

近义词

与黄散意思相近的词汇包括:清热解毒剂、祛风燥湿剂。

反义词

黄散的反义词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可能是“白散”或其他药物的名称。

别人正在浏览...

霸功碑学逼趁缤翻并夹冰期擘析成败在此一举醇浓挡土墙點點搐搐彫楹冬青东营市断伐笃恨筏子分袪感慨万千絓丝瑚琏之器诫律惊恸静字吉日良辰九层计无所之沮服老饕类类厘举流揽驴头马掌明名笢笏末调黏糊腻抹排年疲顽青氐情极乞食七松家三饥两饱三献玉上大人是非食客守国数白论黄水窠四选隧志未见得为渊驱鱼文渊阁鲜净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