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径绝的意思、径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径绝的解释

(1).谓不按事理而妄行。《韩非子·解老》“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者,必缘理,不径絶也。” 王先慎 集解:“径絶,即妄意度也。” 陈奇猷 集释:“径絶,不按理而行之谓。”

(2).直接度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其跡如循柳叶,两末鋭,中间往还之道,相去甚远。故两末星行,成度稍迟,以其斜行故也;中间成度稍速,以其径絶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径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1. 字义拆解与核心含义

    • 径:本义指狭窄的小路、近路(《说文解字》:步道也)。引申为直接、径直的方法或途径(《汉语大字典》:直接;直截了当)。
    • 绝:本义指丝线断绝(《说文解字》:断丝也)。引申为断绝、隔绝、消失、尽等含义(《汉语大字典》:断绝;隔绝;消失;尽)。
    • 径绝:由“径”与“绝”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道路断绝、消失。引申为路径不通、方法失效、联系中断或踪迹消失的状态。
  2. 具体释义与文献佐证

    • 道路断绝不通:指具体的山路、小路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中断、无法通行。
      • 例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山高谷深,山径绝踪,溪涧回注。” 此句描述山间小路因地形险峻而踪迹消失,无法通行。
      • 例证:唐代孟浩然《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诗:“回也一瓢饮,山径绝尘埃。” 此处形容山间小路清幽,隔绝了世俗尘埃(引申义)。
    • 踪迹消失、联系中断:指人或事物的行踪、消息断绝,无法追寻或联系。
      • 例证:唐代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漱寒泉,三子同二屐。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雪崖滑去马,萝径绝归人。” 诗中“萝径绝归人”意指长满藤萝的小路断绝了归人的踪迹(或归人踪迹消失于小径)。
    • 方法途径失效:引申指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或方法行不通、断绝了希望。
      • 例证:虽无直接古文句,但根据词义引申,如“此路不通,径绝无望”可理解为这条途径断绝,没有希望了。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收录“径绝”词条,释义为“谓道路断绝”。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之一。
    • 在线查阅平台:汉典 (zdic.net) (提供《汉语大词典》部分内容检索)
    • 来源说明:《汉语大词典》由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2. 《汉语大字典》:对“径”和“绝”的详尽释义是理解“径绝”复合词的基础。
    • 在线查阅平台:汉典 (zdic.net) (提供《汉语大字典》内容)
    • 来源说明:《汉语大字典》由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
  3. 古代文献典籍:如《水经注》、《李太白全集》等,提供了“径绝”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用例,是理解其含义的直接证据。

网络扩展解释

“径绝”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不循常理而妄行
    出自《韩非子·解老》:“必缘理,不径絶也”,指不按逻辑或常规行事,带有主观臆断的意味。王先慎注解为“妄意度也”,陈奇猷进一步解释为“不按理而行”。

  2. 直接度过或断绝
    在《梦溪笔谈·象数二》中,沈括用“径绝”描述天体运行的直接轨迹:“中间成度稍速,以其径绝故也”,引申为直接切断联系或路径。

二、作为成语的扩展意义

当“径绝”作为成语时,强调彻底中断关系,如查字典网所述:“径直断绝联系,完全中断交往”,常见于形容人际或事物联系的终止。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用“径绝而不通”表达战略上的断绝往来。

三、使用场景与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如《梦溪笔谈》的天文分析),可参考、8的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罢断璧除诐遁伯姒撑暑酬献出质大主教负乱干遮瓜时鼓石暵魃皓夜鹤困鸡群红专坏包诙俳扈狩夹棒瘕疵监盟蹇滞结缚卷襞拒谏饰非开船忼爽克膝略情乐湛量中连引联吟林惭谷愧麟父笔緑缥靡旌拈题分韵偶人仆陈弃故揽新泣啼屈匮日知录撒唚垧野升阻比射隐噬负石舄水上泗州和尚帖文停床通灵台頽隳猥谈响效闲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