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满足一定数额。《汉书·匈奴传上》:“自是之后, 汉 使欲辩论者, 中行説 輒曰:‘ 汉 使毋多言!顾 汉 所输 匈奴 繒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 颜师古 注:“中犹满也。量中者,满其数也。”
“量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文献或使用场景区分:
一、古代文献中的含义(核心释义) 指满足一定数额,强调数量充足且符合标准。该释义源自《汉书·匈奴传》记载的汉匈物资往来事件:
“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 颜师古注:“中犹满也。量中者,满其数也。”即要求汉朝输送物资时数量须足额,质量须优良。
二、现代引申含义(较少见) 可理解为衡量事物时达到适中状态,含“恰到好处”之意。这种用法多用于评价事物的度量或言行得体性,如:“处理问题需量中而行,避免极端”。
使用注意
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讨论中。若需引用古籍语境,建议优先采用第一种释义。
量中(liáng zhōng)是一个常用词语,指的是在计量或估算中准确地确定某一事物的数量或重量。
量中的拆分部首是"里"和"重",它共有8个笔画。
量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康熙字典》中有相关的记载。它的使用始于古代的计量制度,用来表示量或称重的准确度。
在繁体字中,量中是「量中」。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在古代,量中的写法是「量中」。
1. 我需要量中这个容器里的水的准确重量。
2. 化验员用天平仔细量中了样本的重量。
- 中量:指量度中等大小、数量。
- 重量:指事物的重力大小或称量计算所得的数量。
准确、精确、确切
不准确、不精确、不确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