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鼓风煽火,冶炼矿石。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钻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 汪继培 笺:“ 昭 廿九年《左传》云:‘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疏云:‘冶石为铁。用橐扇火,动橐谓之鼓。’”
“鼓石”是古代汉语中的专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鼓风煽火以冶炼矿石,尤其与金属冶炼相关。这里的“鼓”指用风箱(橐)向火炉送风助燃,“石”则指矿石(如铁矿)。
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思贤》:
“钻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
意为:即便钻木取火未成功,鼓风冶炼矿石也得不到金属(强调条件缺一不可)。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历史场景的描述。
《鼓石》是指一种类似于鼓的石头,通常是一块平整的石头,其形状和大小可以有所不同。这种石头通常用于打击或敲击以产生声音。
《鼓石》的部首是石字旁,由3笔组成。具体的笔画顺序是:横、竖、横。
《鼓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鼓”表示敲击或打击,而“石”表示石头。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解释为用石头敲击或打击产生声音的物体。
《鼓石》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鼓石」,保留了原有的意思和发音。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鼓石》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是「鼓石」,字形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书写风格受到了当时的影响。
- 他用鼓石敲击大鼓,为音乐增添了动感。
- 我在河边捡到了一块鼓石,它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
组词:鼓棒、鼓槌、鼓面。
近义词:敲石。
反义词:吸音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