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盟的意思、监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盟的解释

监督盟誓。《云笈七籤》卷八十:“诸天大圣 无极天尊 、 飞天神王 、 三天真人 同时监盟,烧香散花,诵咏灵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监盟是中国古代盟誓文化中的专用术语,指在订立盟约时由第三方担任监督者的仪式制度。该词由“监”与“盟”组合而成,《周礼·秋官》记载“司盟掌盟载之法……若有讼者,则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说明周代已有专门职官监督盟约履行。

从词义构成看,“监”含监察、见证之义,《说文解字》释为“临下也”,强调居高临下的监督视角;“盟”指歃血为誓的缔约行为,《礼记·曲礼》注“约信曰誓,莅牲曰盟”,突显其神圣性。监盟制度常见于春秋时期诸侯会盟,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城濮之战前“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杜预注“虎,周卿士,监临诸侯之盟”,表明周王室派遣代表监督诸侯盟誓。

这种制度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通过权威第三方增强盟约约束力,二是借助神明崇拜维系信用体系。汉代郑玄在《驳五经异义》中特别强调“盟诅不及三王,有违者司盟者察之”,揭示监盟者负有宗教与法律的双重监管职责。随着中央集权加强,监盟逐渐演变为行政监察手段,明清时期演化为“监誓”制度,保留于官方文书中。

网络扩展解释

“监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核心含义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如《云笈七签》引文),“监盟”指“监督盟誓”,常见于古代宗教或正式仪式中,表示第三方对宣誓过程的见证。例如《云笈七签》描述神仙与真人共同监盟的仪式场景,强调神圣性与庄重性。

二、其他解释

部分低权威性资料(如)提出“监盟”为“监察”与“联盟”的组合词,指不同监察机构联合协作。但此解释未见于古籍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读。

三、使用场景

  1. 传统语境:多用于描述宗教仪式、结拜、缔约等场景的监督行为。
  2. 现代引申:少数情况下可指跨机构联合监督(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字义溯源

建议在古籍或正式文本中优先采用“监督盟誓”的释义,现代使用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安穷巴鼻半价扳咬别张一军碧衣女子不刿仓仓察览诚确丑八怪次韵导翊大一会电熛钓璜老砥厄独荷草楯橹梵家烽堠襆囊干龙合羣豁拉拉艰棘挟治积结锦泾劲妙极小倔傀客流款待苦茗窟岩骊岫绿叶成阴茅椽每下愈况名辩明窗净几农时毗耶乞两曲纡市埠耍龙四行松膏头足倒置托理王蚥葨芝无廖无畏施夏鲧闲见显没县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