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arn]∶告诫,使注意改正错误
(2) [outpost]∶部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敌方侦察员的潜入等而高度警备
(1).告戒使之注意。《周礼·天官·宰夫》:“正岁则以灋警戒羣吏,令脩宫中之职事。” 郑玄 注:“警,勑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夫箴诵於官,铭题於器,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 夏征农 《一篇嫁女人的帐》:“这种赤膊鬼,如果不警戒他一次,真要无法无天的。”
(2).警惕防备。《荀子·议兵》:“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汉书·王尊传》:“往者 南山 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门至以警戒。。” 宋 晁补之 《代谢求亲启》:“某女方妙年龄,未闲警戒,采苹南涧,虽法度之可追;如 舜 同车,顾德音之未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九章:“由于昨天的猜想, 道静 对这个人开始有了一点儿警戒。”
(3).犹警卫。戒备以防意外的人。 沙汀 《磁力》:“她是那阿哥安置在母亲旁边的警戒。”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 疤虎 说那是村里的敌人派出去的警戒。”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警戒汉语 快速查询。
“警戒”是一个多维度词汇,主要应用于军事和日常语境,具体解释如下:
警戒指通过防备措施防止潜在威胁或错误发生。在军事领域,它是战斗保障的核心内容,强调对敌袭击、侦察的防御;在日常生活中,则指对危险或错误行为的提醒与防范。
根据威胁来源不同,军事警戒分为三类: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已通过斥候、游兵执行警戒任务,现代发展为全方位立体化防御体系。
该词最早见于《六韬·虎韬》,古代通过分散兵力实现警戒,现代则结合科技手段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
警戒既包含物理防御措施,也涉及心理层面的预警,需根据场景选择对应策略。
警戒是一个汉字词语,又称为"警觉、戒备",意思是************,保持警觉状态,防备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良事件。
警戒的部首是讠和戈,部首戈表示兵器,讠表示说话。它的总笔画数是11。
警戒这个词的来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体字是警戒。
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不过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戒"字可能在古代使用了更为繁琐的写法。
1. 在需要特别警戒的地方,我们要增加警力的数量。
2. 骗子的出现使得人们提高了对陌生人的警戒。
常见的与"警戒"相关的组词有:
- 警戒线:指为了控制或限制人员进入某一区域而设置的线条。
- 警戒岗:指执行警戒任务的岗位。
与"警戒"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良事件保持高度的警觉。
- 戒备:指为了防备自身安全或保护财产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与"警戒"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 放松:指解除警戒、戒备状态,变得不再警惕。
- 忽视:指无视、漠视对可能危险的警戒,对事物不加重视。
这些是与警戒有关的一些词语,它们在表达警戒、戒备、警惕等概念时可以起到相似或相反的作用。
半波骲头八识贬裁逼绰刀子伯妃引餐刀禅理趁时迟暮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兄坻穨顿擗葑菲之采風障宫妃勾留垢辱棺饰贵御红阳花花恍惚蹐驳极尽敬命穅核空头交易困学累官莲岳凌冽流离黎彦俚医面戒萍浮萍氏穷源朔流曲目瞿塘贾任遇镕锻荣立弱骨三日曲水商行叔妹树种松枝麈腾逐铜模忘齿未可同日而语献尸宪术斜灯协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