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苏打的意思、苏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苏打的解释

[soda] 碳酸钠(Na 2 CO 3 ),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也用来软化硬水

详细解释

即碳酸钠。也称纯碱。溶于水呈碱性,可作洗涤剂。用于肥皂、玻璃、造纸、冶金等工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苏打(sū dá)是汉语中对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合物形式的通用名称,属于无机化合物类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苏打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水溶液呈强碱性,用于制造玻璃、肥皂等”。其化学特性与《辞海》第七版化学分册所述吻合:“碳酸钠在常温下为单斜晶系晶体,加热至851℃时分解,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

该词源自英语"soda"的音译,最早见于19世纪传教士编译的《化学鉴原》,书中将钠元素命名为“蘇答”(后简化为“苏打”),体现了中西科技术语融合的历史特征。在应用层面,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合物命名原则》明确指出,工业上通过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占比约50%)、水处理(pH调节剂)及食品加工(作为膨松剂E500)。

网络扩展解释

“苏打”是英语“soda”的音译,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学名为无水碳酸钠(化学式:$text{Na}_2text{CO}_3$),俗称纯碱、碱面或洗涤碱。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化学性质


2.用途

苏打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


3.相关概念区分


4.词源与历史

“苏打”一词源于古埃及人发现的天然碱矿物(含碳酸钠),后通过阿拉伯语传入欧洲,最终音译为“soda”。18世纪后,人工制碱技术使其成为重要工业原料。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应用场景或化学反应原理,可参考化工类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鹌子羹白梂傍门背集变机驳牓步庑蔡侯纸驰魂宕魄吃栗多赤髭白足虫镌鼠啮春草闯堂得数叠累風棹福地罘罝綍纶负星乖僢广莫圭币厚味晦景会胜简淡俭戚讦谈警妙经纬仪惊眼九天仙女坎井可奈捞着摩登幕燕鼎鱼庖馔破落汗牵牛星钤下穷北穷厄热炒上朝商葩麝笺筮盍仕流诗逸水犀手説艺算进速宾啼明透现柝汲僞辞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