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博的意思、陈公博的详细解释
陈公博的解释
(1892-1946) 汉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6*产6*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6*民6*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部长。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6*民6*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
词语分解
- 陈的解释 陈 (陳) é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姓。 旧新鲜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陈公博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陈公博”一词存在两种不同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历史人物陈公博(主要含义)
陈公博(1892-1946)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其生平可分为以下阶段:
- 早年经历与加入中共
出生于广东南海,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接触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共一大代表。
- 政治立场转变
1922年因支持陈炯明与中共产生分歧,被留党察看后脱党,赴美留学并加入国民党。
- 投敌叛国
抗日战争期间追随汪精卫组建伪政权,任伪行政院院长、代理主席,成为“第二号大汉奸”。
- 结局
1946年以汉奸罪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
二、成语“陈公博”(存疑解释)
部分词典(如、3)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并附典故称源自汉代学者陈平。
需注意:此解释缺乏权威历史文献支持,可能与历史人物陈公博的典故混淆,建议以人物史实为主。
- 历史人物是主流含义,其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动荡与个人抉择的悲剧性。
- 成语解释或为误传,需谨慎引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平,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4、5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公博
陈公博是一个姓氏加名字的组合。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姓名,通常用于称呼或标识个体。陈是姓氏,公是名字,博是名字的一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陈公博的部首是⺹,也就是说在字形结构中,它的左边部分是“宀”字旁。它的总笔画数是14,包括了横、竖、撇、捺等不同方向的笔画。
来源
陈公博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名字,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汉字的命名规律。
繁体
陈公博的繁体形式为陳公博,它是在台湾、香港等地区使用的一种更传统的汉字书写方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革。陈公博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的差异需要参考古代文字学或考古学的研究。
例句
1. 陈公博先生非常勤奋,经常加班加点,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组词
陈公博在组词时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新的词汇,比如陈先生、公子、博学等。
近义词
没有明确确定的陈公博的近义词。
反义词
没有明确确定的陈公博的反义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