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眼的意思、诗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眼的解释

(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宋 苏轼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金 元好问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之四:“ 愚轩 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明 袁宏道 《与伯修书》:“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2).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亦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朱子语类》卷二三:“只用他这一説,便瞎却一部诗眼矣。”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五律须讲鍊字法, 荆公 所谓诗眼也。”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那个‘诗眼’一点上去,就像画龙点睛似的,通篇诗都突然光采焕发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诗眼”是古典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定义

诗眼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增强表现力的关键词句,是洞察诗歌主旨的窗口。它既可以是单个字词,也可以是关键句子,具有统摄全篇或点睛传神的作用。

二、类型划分

  1. 句中眼(局部诗眼)
    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通过炼字使意象鲜活。

  2. 诗中眼(全篇诗眼)
    指体现全诗主旨的核心诗句,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点明爱国情怀。

三、功能特点

四、历史溯源

宋代苏轼最早提出「诗眼」概念,金代元好问进一步强调其天然去雕饰的特性,明清时期发展为系统的诗歌理论。

通过诗眼分析,可快速把握诗歌情感脉络与艺术特色。建议结合具体作品(如李白《静夜思》的「望」字)深入体会其妙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解析

《诗眼》是由“诗”和“眼”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表示能够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感受世界,以及能够敏锐地把握诗歌的艺术特点和美感。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诗眼》的拆分部首为“言”和“目”,具体的笔画分别为“7”和“5”。

来源和繁体

《诗眼》是由古代汉语延续至今的词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化,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洞察力和感悟。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詩眼」。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语中,第一个字“诗”曾写作“詩”,由从“言”部首的左边一个字母“心”改变而成。而第二个字“眼”则写作“眼睙”,由从“目”部首的上面一个字母“晏”改变而成。

例句

1. 他的诗眼穿透了岁月的雾霭,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

2. 只有用诗眼去观察生活,才能找到其中的美好和深刻。

组词

诗意、诗文、目眩、目光

近义词

诗心、诗情、诗境、诗意

反义词

俗眼、常眼、凡眼、世俗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