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绊骥的意思、绊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绊骥的解释

《淮南子·俶真训》:“身蹈于浊世之中,而责道之不行也,是犹两绊騏驥而求其致千里也。”后因以“绊驥”喻人受拘束不能施展其所长。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绊驥还千里,垂鹏更九飞。” 唐 杜甫 《李盐铁》诗之一:“盐官虽绊驥,名是 汉 庭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绊骥"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复合词,具有鲜明的比喻义,现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如下:


一、字义分解

  1. 绊(bàn)

    本义指绳索缠足,引申为束缚、阻碍。《说文解字》释为“马縶也”,即拴马绳。

  2. 骥(jì)

    指千里马,象征杰出人才。《论语·宪问》有“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强调其德才兼备的特质。

二、词义解析

“绊骥”字面意为“用绳索拴住千里马”,引申为:

压制人才或阻碍贤能之士施展抱负。其核心隐喻是优秀个体受困于外在束缚,典出《淮南子·俶真训》:“身蹈于浊世之中,而责道之不行也,是犹两绊骐骥而求其致千里也。”(身处乱世却苛求大道通行,如同拴住骏马却指望其日行千里)。

三、典故与文学用例

  1. 《淮南子》典故

    西汉刘安以“绊骥”批判时政对人才的禁锢,强调环境对才能发挥的关键作用。

  2. 杜甫《李监宅》诗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以千里马拉盐车(喻大材小用)呼应“绊骥”之困。

  3. 清代诗词

    顾炎武《悼亡》中“他年绊骥还天上,此日骑鲸向海门”,反用其意表达超脱束缚的愿景。

四、语义演变与当代应用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绊骥”词条释义及《淮南子》典源。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收录“绊骥”的比喻用法及杜诗例证。
  3. 《中国典故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详述典故流变与文学化用。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链接,文献名称及出版社信息可供读者按需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绊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n jì,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字义分解

二、成语出处

源自《淮南子·俶真训》:“身蹈于浊世之中,而责道之不行也,是犹两绊骐骥而求其致千里也。” 比喻贤才在混乱环境中受束缚,难以施展抱负。

三、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比喻贤能之人因外界限制无法发挥才能,如千里马被绳索束缚。
    也可引申为因琐事阻碍重要事务的进展,强调轻重不分带来的负面影响。

  2.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才被体制、环境等制约,如:“他本有才华,却因公司僵化制度而绊骥。”
    • 提醒避免因小失大,如:“莫让会议琐事绊骥,延误项目进度。”

四、例句参考

五、总结

“绊骥”兼具“贤才受困”与“因小失大”双重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典故与比喻义均强调对才能或机遇的合理释放与把握。

别人正在浏览...

悖炽崩坼簿决长安道厂甸唱诗差秩辰旒抽抽趔趔储二储天子打提溜大夫枝荡检踰闲帝业渡济顿消独坐愁城二路地主共鸣灌地顾叹吼啸花锦世界惑众加护浇愁积货击棹俊物酷妒酷似量刑漏面贼冒嫌密赐明鼓而攻之暮老平常钳铁侵短岐首软洋洋樿杓山肴海错市酤侍寝树腰饲料苏秦贪恡贪荣拖挂诬侵香愿显祖扬宗霄月谢老淅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