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倉的意思、京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倉的解釋

(1).大糧倉。《文選·張衡<東京賦>》:“發京倉,散禁財。” 薛綜 注:“京,大也。”

(2). 清 朝在 北京 設有十三個糧倉,通稱“京倉”。其中:祿米、南新、舊太、富新、興平五倉在 朝陽門 内,海運、北新二倉在 東直門 内,太平、萬安二倉在 朝陽門 外,本裕、豐益二倉在 德勝門 外,儲濟、裕豐二倉在 東便門 外。見《清會典·倉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京倉是中國古代國家倉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指設置在京城及周邊地區、用于儲存糧食等戰略物資的官方倉庫。該制度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至明清兩代形成完備體系。根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明代京倉由戶部直接管轄,存儲漕運抵達的稅糧,定額達400萬石以上,主要供給皇室、百官俸祿及京營軍饷。清代沿襲此制,《清會典》載有京倉十三座,包括祿米倉、南新倉等,采用"廒座"式建築,具備防潮通風功能。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京"字甲骨文象形為高地建築,引申為國都;"倉"字篆書作倉,從食從口,意為藏谷之處。二者合稱體現都城糧食儲備的特殊地位。據《中國倉儲制度史》考證,京倉具有三重功能:平抑糧價的宏觀調控工具、應對災荒的應急儲備、維系政權穩定的戰略資源。現代考古發現,北京朝陽門内的清代京倉遺址仍保留廒牆遺迹,印證了文獻記載的倉儲規模與技術特征。

該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轉為曆史概念,但在研究古代經濟史、都城制度等領域仍具學術價值。相關研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京倉"詞條及《北京通史》倉儲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京倉”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泛指大型糧倉

    • 源自古代文獻,如《文選·張衡<東京賦>》中"發京倉,散禁財",薛綜注"京,大也",指代規模宏大的國家糧倉。
  2. 清代官方糧倉體系

    • 特指清朝在北京設立的官方糧倉群,據《清會典》記載,最初設有13座糧倉,後擴展為包含戶部、内務府管轄的"京師十五倉",并配套通州倉形成完整儲糧體系。

二、清代京倉構成

倉群位置 具體倉名
朝陽門内 祿米倉、南新倉、舊太倉、富新倉、興平倉
東直門内 海運倉、北新倉
朝陽門外 太平倉、萬安倉
德勝門外 本裕倉、豐益倉
東便門外 儲濟倉、裕豐倉
特殊管轄 戶部内倉、内務府恩豐倉(合稱"京師十五倉")

三、功能與地位

  1. 戰略儲備:存儲漕運糧食,供應皇室、百官俸祿及八旗兵饷。
  2. 政治象征:被稱為"京師之命",直接關系京城穩定。
  3. 建築遺産:部分糧倉(如南新倉)現存遺址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文學引用

張衡《東京賦》"發京倉,散禁財"的記載,印證了該詞早在漢代已用于描述國家糧倉。

注:不同文獻對倉廪數量記載略有差異,主要因統計時段不同所緻。建議通過《清會典》《中國倉儲史》等專著獲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愛素好古白旐北疆臂助撥食滄浪客滄瀛嘲嘈朝恩嵖岈山傳講觸礁出演存沒大味德尊望重調譏堤梁鼎來法律顧問奉公正己高級社黑帖壞裂滉漭觳觫谫劣鑒台經貿京音大鼓吉辛可口潰墜罍篚遴擇隆想睦婣抛鄉離井切螞輕憐痛惜青山一發奇文筌箵生熱侍使壽夭熟靼鞭束縛水輨天邑體溫通天達地讬麗王猷棹萬曆窩心吳牛喘些仔躧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