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备区的意思、警备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备区的解释

[garrison command] 按城市(或在特定地区)设立的军队组织。警备区负责本市的警卫、守备、兵役、动员、民兵等工作,以及维护军容风纪,协同地方维持治安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警备区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设立的军事组织,隶属于军区或战区,主要承担所在地区的警卫、守备、动员及兵役等任务,是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含义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核心定义与职能

  1. 军事守备机构

    警备区是担负特定区域(通常为直辖市、省会、重要港口等)军事防卫、城市警备及协同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师级或副军级单位。其核心职能包括:

    • 组织指挥辖区民兵、预备役部队
    • 协调驻军与地方政府的联防工作
    • 管理兵役登记与动员潜力调查
    • 维护军车运行秩序与军人军纪监督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

  2. 与卫戍区的区别

    警备区侧重区域性防卫与军民协调,管辖范围通常小于卫戍区(如北京卫戍区),且不直接负责首都核心防卫或国家重大典礼的仪仗任务。

    来源:《中国军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二、历史沿革与法律依据

现代警备区制度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首次明确警备区作为地方军事领导机关的法律地位,1985年军队体制改革后,其职能进一步聚焦于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

来源:《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

三、组织结构示例

以直辖市警备区为例,其常设部门包括:

权威参考: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备条令》(中央军委颁布,2013年)规范警备工作职责。
  2. 国防部官网《中国武装力量》白皮书(2019年)阐述警备区在国防体系中的定位。

网络扩展解释

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设立的军事组织机构,其职责和级别具有以下特点:

一、定义与核心职责

警备区属于非作战类军事单位,主要负责国防动员、兵役征集、民兵预备役训练管理、军地协调及重要设施警卫等工作()。与军分区相比,警备区通常设立在更重要的城市或战略节点,例如直辖市和沿海要地,其职能范围更广且资源投入更多()。

二、级别划分

  1. 正军级警备区:仅存在于天津、上海、重庆3个直辖市,与省级军区同级()。
  2. 师级警备区:多数普通城市警备区为副师级或正师级,例如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
  3. 特殊历史级别:军改前部分警备区曾达到兵团级(如旅大警备区),但军改后统一纳入国防动员体系()。

三、全国分布与数量

目前全国共设有42个警备区,主要分布在:

四、与卫戍区的区别

警备区与卫戍区同属城市驻军单位,但卫戍区仅存在于首都北京,级别更高(副大军区级),且承担中央核心区域防卫任务,而警备区职能更侧重地方国防动员()。

五、历史演变

起源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制度化。2016年军改后,所有警备区划归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管理,不再直接指挥作战部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国家国防部官方文件或权威媒体报道。

别人正在浏览...

百炼镜般调兵爪秉志必要产品怖骇不退不脩长乐老程朱理学尘堀抽收麤麤雕城雕甍调旨叠用东风马耳东夷桴槎佛戾拐弯荒绝护获互郎火见护衞家姑老建功立业结状鸡鞠酒疯子陵乱骊山墓莅刑买犊卖刀漫山塞野美赏明闇内秀啮噬青絇崎危热焰乳女桑杨上山疏而不漏水犀手送节探信逃拐通年痛心切骨团结万古无津虾魁相思子献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