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诞的意思、矜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诞的解释

自大狂妄。《晋书·姚泓载记》:“方当引咎责躬,归罪行间,安敢过自矜诞,以重罪责乎?”《北史·游雅传》:“ 雅 性刚戇,好自矜诞,凌猎人物。”《旧唐书·文苑传上·杜审言》:“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 屈 宋 作衙官;吾之书跡,合得 王羲之 北面。’其矜诞如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诞(jīn dà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古典文献及现代用法三个维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溯源

    • 矜:本义为“矛柄”,引申为“自夸”“自负”(《说文解字·矛部》),如《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 诞:原指“言辞夸大”,后衍生“虚妄”“放纵”之意(《说文解字·言部》),如《国语·楚语》"是知诞谩"。
    • 合成词义:形容人因自负而言行虚夸,含傲慢放肆之意。
  2. 权威词典定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骄傲放诞”,指性情骄纵、言行荒诞不经(卷八·页489)。《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书面语,释义相近。


二、古典文献用例

  1. 《颜氏家训·文章》:

    "自古文人,多陷轻薄……矜诞傲物,固亦恒事。"

    此处批判文人恃才傲物、行为狂放的习气,体现该词的贬义色彩。

  2. 《南史·谢灵运传》:

    载谢灵运"性矜诞,不遵法度",呼应其恃才傲物、不拘礼法的历史形象。


三、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差异 示例
矜诞 傲慢+言行荒诞 矜诞无礼,遭人厌弃
骄矜 仅强调傲慢态度 位高而骄矜
狂诞 侧重狂放不羁 行为狂诞,不拘小节

四、使用提示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南北朝)颜之推. 《颜氏家训》[M].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07.
  4. (唐)李延寿. 《南史》[M]. 中华书局, 1975.

网络扩展解释

“矜诞”是一个汉语成语,发音为jīn dàn,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自命不凡、自负虚荣 的态度或行为,具体可理解为以下层面:


基本含义


古籍例证与使用场景

  1. 历史用例
    • 《晋书·姚泓载记》中提到“安敢过自矜诞”,批评过度自我吹嘘的行为()。
    • 《北史·游雅传》用“凌猎人物”描述因自负而轻视他人的表现()。
  2. 适用语境
    • 多用于书面语或评价性语境,如批评某人不切实际的自夸、评价历史人物性格等。

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矜诞”强调一种脱离实际的自我膨胀心理,带有贬义色彩。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常见于对人物性格或行为的批判性描述。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参考《晋书》《北史》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乐暗堡暗质豹袪部伍补选岔道口拆忙月茶末苌弘长须主簿朝策出纳之吝楚扑打撺待绝大律定交地平线斗穴方正分神高陵拱揖指麾贯斗国化呵呵贺兰仙狠辣建文镌载骏骥款迓灵场六一儿童节龙剑鹿皮帽緑葵默运念青唐古拉山劈脚跟掊克仆废清课寝小日记簿入殓三结合砂囊勝子十三篇枢禁弹丝武干吾庐乡保香癖湘鱼消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