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出纳之吝的意思、出纳之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出纳之吝的解释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论语·尧曰》:“ 子 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二》:“此自言出之吝耳,纳则何吝之有?因出纳为人之恒言,故言出而并及纳。”《北史·甄琛传》:“语称出内之吝,有司之福;施惠之难,人君之祸。” 宋 苏轼 《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 河北 诸路并係灾伤,内 定州 一路,虽只是雨水为害,然其实亦及五分以上。只缘有司出纳之吝,不与尽实检放,秋税内 定州 只放二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出纳之吝”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在财物管理中过于吝啬、小气,舍不得支出或给予他人。常用于形容掌管财务者因过度节俭而显得刻薄。


出处与背景


深层含义

  1. 管理警示:强调为政者或管理者需平衡“节俭”与“施惠”,过度吝啬会导致失民心。
  2. 职能划分:古代认为“出纳”是具体执行者的职责,若高层也拘泥于细节吝啬,则缺乏格局。

用法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论语》原文或相关注解(如钱穆《论语新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出纳之吝的含义和来源

出纳之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管理财务时十分吝啬,不愿意花费和支出。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出(chū):由“几”字头和“屮”字尾组成,表示事物朝外走。

纳(nà):由“纟”字头和“内”字尾组成,表示接受和收纳。

之(zhī):由“丿”字头和“一”字尾组成,表示彼此的关系。

吝(lìn):由“口”字头和“担”字尾组成,表示不舍得。

出纳之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出纳员是负责管理公共财务的人,必须谨慎处理、精打细算。然而,有些出纳员十分小气舍不得花费和支出,因此人们用“出纳之吝”来形容这种行为。

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出納之吝」。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出纳之吝可能以「出納之吝」来写。另外,汉字的字形也有一些差异。但是,无论是哪个时期,这个成语的含义都是一样的。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是公司的出纳,对于任何报销都显得十分出纳之吝。

2. 小王原本打算给父母买份礼物,但因为出纳之吝,最终还是放弃了。

组词:出纳员、吝啬、财务管理。

近义词:小气、吝啬鬼。

反义词:慷慨、大方。

别人正在浏览...

谙尝襃荣步态长山群岛孱陋阐幽抉微茶亭档案学亶时道斋雕流耑耑遁巡讽劝榑槐格格不纳宫绡共主狗追耗子衮龙滚汤谷士禾场候风后俊胡拨四虺蛇轞车极地进禨铐子口惛联辞柳浪龙骧豹变漫渎蒙蔽馁疾钳固蒨巧跂立屈尊热地里的蚰蜒壬夫软红山阪慎终时祉庶桀淑明曙霞窕言通行本托物感怀外港委昵文子文孙物用显身手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