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篦头待诏的意思、篦头待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篦头待诏的解释

古代从事理发业的人。《水浒传》第二八回:“﹝只见夜来那个人﹞教 武松 洗了面;又取漱口水漱了口;又带个篦头待詔来,替 武松 篦了头,綰个髻子,裹了巾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篦头待诏是宋元时期对理发匠或剃头匠的一种特定称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文化内涵。该词由“篦头”与“待诏”两部分组成:

  1. 篦头

    “篦”指一种齿比梳子更细密的理容器具,主要用于清除发垢、虮虱(头虱及其卵)。因此,“篦头”即指用篦子梳理、清洁头发的过程,是理发服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2. 待诏

    本意为“等待诏命”,原指在宫廷内等候差遣的技艺人才(如画待诏、医待诏等)。唐宋时期,“待诏”逐渐演变为对民间手艺人、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敬称,用以表示对其技艺的认可和尊重,类似于“师傅”、“先生”。

综合释义

“篦头待诏”即指以梳理头发、剃头为职业的匠人。这一称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发匠职业的尊重,以及该职业与个人仪容整洁、卫生护理的密切关联。从业者不仅提供剃发服务,也常包含篦发、按摩、治疗头面小疾(如疮疖)等延伸服务。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在宋元话本、戏曲(如《水浒传》)中,“待诏”常作为对市井匠人的通称(如“碾玉待诏”、“裁缝待诏”)。将理发匠称为“篦头待诏”,体现了其社会身份被纳入“百工”体系,并因其技艺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该词也生动记录了古代理发业的服务内容与职业形象。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篦头”、“待诏”词条释义。
  2. 《宋语言词典》(袁宾编著) 对宋元时期“待诏”作为职业称谓的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

“篦头待诏”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字面含义(指古代职业)

释义:指古代从事理发行业的人,尤其是负责梳理头发、修剪须发的匠人。
来源与例证:


二、成语比喻义(引申含义)

释义:形容官员虚有其表、只等待上级指令而缺乏主动作为的状态。
来源与用法:


综合说明

  1. 本义与引申义并存:
    • 作为职业名称时,强调具体服务内容(理发);
    • 作为成语时,借职业特点隐喻官僚问题。
  2. 现代使用场景:
    • 字面义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讨论(如《水浒传》相关研究);
    • 比喻义常见于对官僚体系的批评或讽刺性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埃煤熬出头拜辞贬辞表德冰天避乡不如志瞠目而视冲澹春满寸丹答款丹菊胆俞盗律多种经营放春发瘗发音抚孤恤寡戆愚高京格兰姆贡生冠族古质寒邱旱湛恒常候骑胡荼辣国积爱矜谑空城梁埃廪秋礼志赂贿麻林冒遁迷而知返牧令内启前令起蹶弃民青春凄心日下烧马师贞事指双眼皮素艳穨年土长猬起鸡连下工夫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