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伐的意思、进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伐的解释

犹进攻。《晏子春秋·问上五》:“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讎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与。”《梁书·萧范传》:“ 太清 元年,大举北伐,以 范 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总督 汉北 征讨诸军事,进伐 穰城 。”参见“ 进攻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进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进攻、征讨”,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军事行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进伐”指主动发起攻击或征讨,强调向敌方推进的军事行为。注音为jìn fá(ㄐㄧㄣˋ ㄈㄚˊ)。

  2. 文献例证

    • 《晏子春秋·问上五》提到:“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讎敌进伐,天下不救。” 此处指因内政失序导致外敌进攻。
    • 《梁书·萧范传》记载:“太清元年,大举北伐……进伐穰城。” 描述萧范率军征讨穰城的史实。
  3. 近义词与关联词
    与“进攻”“征讨”等词义相近,反义词则为“退守”“防御”。其用法多与古代战争或战略部署相关,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4. 权威来源
    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工具书均将其定义为“进攻”,且通过古籍用例强化了词义的准确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词典的释义差异,可参考上述来源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伐

进伐(jìn fá)是一个动词词组,意思是向前推进并进攻敌人,进行战争。

进伐的拆分部首是“辶”和“人”,其中“辶”表示行走,而“人”表示人物。

进伐的笔画数是11画。

进伐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族的战争历史。在古代,国家之间常常进行战争,进伐就是其中的一种行动。

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進伐」。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并不完全与现代一样,所以进伐的古代写法稍有不同,为「進伐」。

以下是进伐的例句:

1. 郎将率领军队奋勇向前,进伐敌方据点。

2. 古代的将领经常策划进伐敌国,以扩展领土。

3. 战争期间,士兵们奋勇进伐,决心保卫家园。

与进伐相关的组词有:

1. 进攻:向敌人发起攻击的行动。

2. 侵略:通过武力入侵别国,侵犯别国领土和利益。

3. 进军:军队向敌方阵地推进进行战斗的行动。

与进伐意思相反的反义词是:

1. 撤退:向后撤离,离开战斗地区。

2. 退却:在战争中向后退缩,放弃进攻。

3. 退兵:将军队从前线撤回,不再参与战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