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鼓的意思、二鼓的详细解释
二鼓的解释
二更天。 宋 王明清 《恽麈后录》卷一:“夜漏已二鼓五筹,众前奏丐罢,始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漏下二鼓,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
词语分解
- 二的解释 二 è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二。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两 笔画数:; 部首:二; 笔顺编号:
-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
网络扩展解释
“二鼓”是古代夜间计时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二鼓”即“二更天”,指古代夜间第二个更次。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约2小时),二更对应现代时间的21:00至23:00。名称来源于更鼓报时制度,通过击鼓次数指示时间,如“一鼓”为一更,“二鼓”为二更,以此类推。
2.历史背景与用法
- 更鼓制度:古代用鼓声和梆子声报时,二鼓声起代表进入深夜,民众需熄灯休息。
- 文献例证:宋代王明清《恽麈后录》记载“夜漏已二鼓五筹”,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亦提到“漏下二鼓”,均指二更时段。
3.时间对应关系
古代五更与现代时间对照:
- 一更(一鼓):19:00-21:00(黄昏)
- 二更(二鼓):21:00-23:00(人定)
- 三更(三鼓):23:00-1:00(夜半)
- 四更(四鼓):1:00-3:00(鸡鸣)
- 五更(五鼓):3:00-5:00(平旦)。
4.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深夜氛围,如“漏下二鼓,遥闻笑声”。
- 历史文献中记录夜间活动时间,如宴会、军事行动等。
5.相关术语
- 近义词:二更、乙夜。
- 关联词:更鼓、漏刻(古代计时工具)。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恽麈后录》《阅微草堂笔记》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鼓
二鼓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下面将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简要说明。
意思:
二鼓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在较长的期间内发展迅速或迅猛。它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具有快速速度或强烈冲击力的情况,例如某项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二鼓的拆分部首为一丨,它有4个笔画。
来源:
二鼓一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在古代部队操练中,鼓声用来传达军令或节奏,而二鼓代表一种快速的指令或节奏。这个词汇后来被引申用于其他事物的快速发展和冲击性。
繁体:
在繁体字中,二鼓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对于二鼓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现代汉字的核心形态。
例句:
1. 这个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可以说是一鼓乱人、二鼓动地。
2.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事业从初创阶段二鼓发展。
组词:
二鼓可以用于构成一些形容词或副词,例如二鼓奋进、二鼓强劲、二鼓迅速等。
近义词:
快速、迅猛、激烈、强劲
反义词:
缓慢、迟缓、停滞、低迷
希望这些简要说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