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步摇的意思、金步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步摇的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珠装缀,步则摇动,故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明 晏振之 《香罗带·秋思》套曲:“轻将檀板敲,谩欹柳腰,罗裙半掩金步摇。” 程善之 《古意》诗:“玉条脱,金步摇,兰泽四溢黄金豪。”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金步摇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贵重头饰,其名称来源于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步伐摇曳的动态美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金步摇是以黄金为基底制作的首饰,通常缀有珠玉、流苏或坠子,插于发髻上。佩戴者行走时,饰物会自然晃动,形成“一步一摇”的视觉效果。

  2. 结构与工艺特点

    • 主体采用金丝屈曲成龙凤、花枝等造型,工艺精细复杂。
    • 常见组件包括基座(用于固定发髻)、主干(金质花枝)和悬挂的摇叶(金片或珠玉),如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花树状金步摇”便展示了这种三层结构。
    • 六朝后发展出更多形态,如鸟兽造型,并与钗钿结合使用。
  3. 历史与文化意义

    • 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文献记载,三燕时期(公元3-4世纪)在贵族女性中盛行。
    • 其工艺可能受中西亚黄金文化影响,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后逐渐本土化。
    • 因材质昂贵、工艺复杂,多限于皇室或贵族女性佩戴,成为身份象征。
  4. 文学意象 唐代诗词中常以金步摇烘托女性仪态,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生动刻画了杨贵妃的华贵风姿。

注:现代语境中偶见“金步摇”用于形容轻盈步态(如),但此为衍生用法,本义仍指古代首饰。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金步摇的意思

《金步摇》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意思是形容人的步态轻盈而优美,如舞者般行走。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步摇》的拆分部首是金字的部首为金,步字的部首为止。

整个成语的笔画共计20画,其中金字8画,步字7画,摇字5画。

来源

《金步摇》起源于中国的古代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有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女子,她舞姿婀娜动人,步态轻盈,仿佛在行走的时候踩着金子一样轻盈优美。因此,人们用“金步摇”来形容舞者或者行走的人如此轻盈而优美。

繁体字

《金步摇》的繁体字为「金步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金字的写法为「釒」,步字的写法为「蔀」,摇字的写法为「蕘」。

例句

他的步姿轻盈如飞,真是一副金步摇的模样。

她优雅地走路,像是演奏着一支金步摇般的音乐。

组词

金童玉女、舞步轻盈、舞姿欢快

近义词

轻盈、优美、婀娜

反义词

笨重、沉重、磕磕绊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