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仙茅的意思、仙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仙茅的解释

亦作“僊茅”。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 唐 开元 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僊茅一名婆罗门参,出 南雄州 大庾岭 上。以路北 云封寺 后者为佳,切以竹刀,洗暴通白,其寺南及他处者,即心有黑晕,以此为别。” 宋 无名氏 《蝶恋花·寿江察判孺人》词:“九叶仙茅呈瑞巧,青青辉映萱庭草。” 宋 石麟 《水调歌头·寿致政叔》词:“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靄 中山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仙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仙茅(拼音:xiān máo)是石蒜科仙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作为中药材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历史

  1. 名称由来
    原称“婆罗门参”,因唐代开元元年(713年)由印度婆罗门僧侣引入中国而得名。梵语称“河轮勒陀”,后因叶形似茅草且药用价值高,得名“仙茅”。

  2. 历史记载
    最早见于《海药本草》,记载其“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本草纲目》强调其“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

    • 根茎:圆柱形,长3~10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细孔状须根痕。
    • 叶:线形或披针形,长10~45厘米,基部呈鞘状。
    • 花果:花腋生,蒴果椭圆形,种子亮黑色。
  2. 分布与产地
    主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以四川雅安、云南丽江所产质量最佳。


三、药用价值

  1.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肾、肝、脾经,有小毒。

  2. 主要功效

    • 温肾壮阳:改善肾阳虚引起的阳痿、精冷、尿频等症。
    • 祛寒除湿:缓解寒湿痹痛、腰膝冷痛。
    • 强筋骨:用于筋骨痿软、阳虚腹泻。
  3. 化学成分
    含仙茅苷、三萜类(如仙茅皂苷)、石蒜碱等,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四、使用注意

  1. 适用人群
    适合肾阳虚衰、体寒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禁忌
    阴虚火旺、实热证者忌用,久服可能引发燥热。


五、文化意义

古印度僧侣视其为养生圣品,称“千斤乳石,不如一斤仙茅”。中国古籍亦推崇其补益功效,但强调需辨证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炮制方法或药理研究,、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仙茅的意思

仙茅(xiān máo)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仙人常居之地的泉眼旁边的茅草。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仙指仙人,茅指茅草。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仙茅的部首分别是人和艸,部首意味着汉字的分类。根据部首,我们可以猜测该字与人和植物有关。仙茅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和演变

《仙茅》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籍中,用来形容仙人所居之地。后来,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富有神奇仙气的地方。

繁体字

仙茅的繁体字为「仚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仙茅的古代写法为「仚茆」。

例句

1. 他在山谷中找到了一个仙茅,这里一定有很多仙人。

2. 这个湖泊附近又长满了仙茅,真是一片仙境。

组词

仙茅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仙茅草、仙茅山、仙茅湖等。

近义词

与仙茅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仙地、仙境、仙山等。

反义词

与仙茅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