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污潴的意思、污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污潴的解释

亦作“汚瀦”。1.积水的洼地。 唐 薛能 《秋雨》诗:“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瀦。”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钱塘老僧》:“吾乡羣蛙之受钓,发端自汝。今污瀦所产,万计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将招业报。”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有的又跑到碧绿的汚潴边上去考察,就说水是色清而有臭。”

(2).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晋书·刑法志》:“至於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濬》:“毁 劭 东宫所住斋,污瀦其处。” 唐 陆贽 《论替换李楚琳状》:“按以典法,是宜污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府前后遭变》:“ 英燿 躬为大逆,恶踰 商臣 ,只宜污瀦其宫。”参见“ 污池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污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其核心解释可分为以下两类:

  1. 自然地理含义
    指积水的洼地或沼泽,常见于古籍描述自然景观。例如唐代薛能《秋雨》诗中的“无地不污瀦”,即形容雨水积聚成洼地。此处的“污”表示浑浊,“潴”指水停聚处,二字组合强调低洼积水状态。

  2. 刑罚制度含义
    作为古代刑罚“污池”的别称,属极刑之一,用于处置谋反等重罪。如《晋书·刑法志》记载对谋反者“污瀦其处”,即毁其居所并夷灭三族。这类刑罚带有污辱性,通过破坏生存环境达到惩戒目的。

单字解析:

使用提示: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已罕见。若需引用,需注意区分地理描述与刑罚背景的差异,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污潴》的意思

《污潴》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浑浊、不洁净的水。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污潴》由“氵”和“豖”两个部首组成,由12画组成。

来源

《污潴》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古代社会,人们在描述水的情况时,使用了这个词汇来表示水的浑浊和不洁净的状态。

繁体

《污潴》的繁体字是「污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污潴》在古时候的写法为「汙潴」,其中“汙”与现代汉字中的“污”相对应。

例句

1. 这个池塘的水太污潴了,已经无法供人饮用。

2. 雨水下了几天,河水变得污潴不堪。

组词

1. 污泥(wūní)- 指浑浊的泥土。

2. 污水(wūshuǐ)- 指被污染的水。

3. 潴湖(zhūhú)- 指形成于平原地带的浅水湖泊。

近义词

1. 浊水(zhuóshuǐ)- 指不清澈的水。

2. 浑浊(húnzhuó)- 指不纯净、不清澈的液体。

反义词

清澈(qīngchè)- 指水流澄清、透明无杂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