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的意思、编修的详细解释
编修的解释
[Bianxiu] 古代史官之一,宋代设编修官修国史实录、会要等,明清翰林院设编修,并无实质职务
详细解释
官名。 宋 代有史馆编修。 明 清 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词语分解
- 编的解释 编 (編) ā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
- 修的解释 修 ū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修剪。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
网络扩展解释
“编修”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从以下两方面综合理解:
一、动词含义(编纂修订)
指对文字、著作或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修改和完善,常见于学术、出版及官方文件修订领域。例如修订古籍、编纂词典或修改法律条文。现代应用中,该词也用于描述军事条令的更新,如我军新一代共同条令的编修工作。
二、名词含义(古代官职)
- 起源与职能:宋代始设编修官,负责国史、实录、会要等官方文献的编纂,隶属史馆。
- 明清发展:翰林院下设编修,属正七品官职,与修撰、检讨并称史官,但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荣誉性职务,无实际行政权。
- 机构关联:宋代枢密院也曾设编修官,负责军事类文献编纂。
使用场景示例
古籍整理(如《本草》修订)、历史文献编纂(如昭明太子隐山寺编修文集)、现代法规修订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编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修订、编辑、整理等。它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共”,总共有10个笔画。该词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写法,它的繁体形式是「編修」。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编修》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使用的是「辶」而不是「纟」作为部首,并且在一些字典中也会将其写作「辯脩」。
【例句】
1. 老师们正在努力编修新的教材。
2. 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编修稿件。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编纂、修订、编辑、整理等。与《编修》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修正、修改、改进等。而与《编修》意思相反的词语则包括撤销、取消、放弃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般礴搬斗摒弃蚕簇曹瞒撑扶踔跞疵拙大耳翁大屈鼎铛有耳顿厄鳄鱼眼泪匪兵風漚锋炭干丐光合作用故程黑松化鸱为凤华毂黄龙牌箭壶检录伎苛蝌斗颗粒肥料科令空沉寥稍鸾回凤翥没骨氁毼木香菊平怿强身啓复轻怠倾羡热天僧堂芟除上善若水适当师禁首令四垣送呈随夷汤器他山之石緼韠斡弃汙眼梧州市湘波仙子香蕙显幸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