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梧州市的意思、梧州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梧州市的解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及其支流桂江汇合处,东邻广东省。1927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向为广西东部重要城市和西江流域农、林产品集散地。名胜古迹有火山、系龙洲、鹤岗河滨公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梧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部,西江、浔江、桂江三江交汇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地位。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词源演变及地域特征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梧”字本义

    “梧”在《汉语大字典》中释义为梧桐树(Firmiana platanifolia),属落叶乔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木。地名“梧州”因历史上此地多梧桐树而得名,体现自然地理特征。

  2. “州”的行政含义

    “州”为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始见于《说文解字》:“水中可居曰州。”后演变为地方行政建制(如州、府)。梧州自西汉设“苍梧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定名“梧州”,沿用至今。


二、历史与地理特征

  1. 历史地位

    梧州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古称“广信”(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为汉代交州治所,明清时期成为广西“三江总汇”的商贸枢纽。

  2. 地理标识

    因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交汇处,别称“三江城”。其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运发达,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


三、现代行政与文化定位

  1. 行政区划

    现辖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3区,以及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县级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

  2. 文化符号

    作为粤语发源地之一,梧州保留广府文化传统,如骑楼建筑群、六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龙母信仰习俗。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梧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该词的含义: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地处西江、桂江、浔江三江交汇处,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和云浮市,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重要通道城市。总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辖3个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3个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总人口约282万至350万(不同来源统计口径差异)。

二、历史沿革

梧州古称“广信”“苍梧”,秦代属桂林郡或南海郡,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明成化六年(1470年)在此设立中国首个总督府——两广总督府;1897年开埠通商,成为近代“百年商埠”;1927年成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

三、经济与交通地位

作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梧州是广西东部门户,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发展内河航运,是两广农、林产品集散地,亦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其港口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经济协作。

四、文化与旅游特色

梧州是粤语发源地之一,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迹包括明代三总府遗址、鹤岗河滨公园等。自然景观以火山、系龙洲为代表,享有“绿城水都”“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五、气候与环境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5.85%,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9%,江河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优越。

词源补充:据传“梧州”得名于古时盛产刺梧桐树。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广西政府官网或《梧州市志》等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鳌鼻蹦跶拨落蚕房常官痴望忡惙慈光打麻将宕佚大隗抵多少叠韵诗地箓谛视冬裘夏葛烦溽反手可得费害忿兵风雷丰隆副伤寒割包剪柳更好弓旌盥献鬼撇国雠涵泳鹤钥洪赫花丝峻健鞠视空话连篇晾墒落照芒羊黾谷墨丈寻常囊中物清醮碶牐犬牙鹰爪曲院日今溶溢少迭升荣石浮室舍谁昔傞俄腾虎踢瓶颓垣败井豚蹄蜿蜷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