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匪兵的意思、匪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匪兵的解释

指为非作歹、危害人民的兵士。 石祥 《营盘山上桔子红》诗:“红军奋勇抗匪兵,血染桔子红。”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匪兵

“匪兵”是由“匪”与“兵”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需从字源、历史语境及语义演变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匪(fěi)

    • 本义:通“篚”,指竹筐(《说文解字》),后假借为否定词“非”。
    • 引申义:东汉后渐指“行为不正者”,如《周易·屯卦》:“匪寇婚媾”。近代特指“危害社会的武装团伙”(如土匪、盗匪),含贬义。
    •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第10卷,第102页。
  2. 兵(bīng)

    • 本义:兵器(《说文解字·廾部》),后引申为持兵器者,即“士兵”。
    •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第56页。

二、历史语境中的“匪兵”

该词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特指两类群体:

  1. 民间武装:土匪团伙成员,如《红高粱》中描写的劫掠乡民的匪兵。
  2. 政治贬称:国共内战时期,双方互指对方军队为“匪兵”(如“白匪兵”“蒋匪兵”)。
    • 来源: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第543页。

三、现代语义与使用

当代汉语中,“匪兵”属历史词汇,常见于:

权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匪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一定差异,但核心指向负面性质的武装人员。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敌对的军队或为非作歹的兵士。该词由“匪”(敌对、非正义势力)和“兵”(军队)组成,强调其危害性与非正义性。

二、详细解释

  1. 传统语境
    多用于描述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敌对武装力量,例如红军对抗的国民党军队、还乡团等。例句如:“红军奋勇抗匪兵,血染桔子红”(石祥《营盘山上桔子红》),以及“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 现代引申
    在网络游戏《征服》中,“匪兵”被设定为一种具备组织纪律性的怪物,拥有较高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属于游戏中的敌对角色。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游戏设定,可参考相关文学作品或游戏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柏路百年偕老百秋鲅剌包工头剥坐霸相北顾鉢略播洒铲削冲素重修赐氏催归端梢独辟凡器蜰蛴風邁刚正感悦公闱谷风诡世汉月后门花藟黄李患险回和角觝架虚洁澈饥乱记录片,纪录片捐除忼忼口辨老式劳徒了身脱命两性生殖漫反射瞀见骂吻煤精门捷列夫逆居披胆披裘潜朗期考穹笼邱陵山岭勝計识微知着韬眚位不期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