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随夷的意思、随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随夷的解释

古代贤士 卞随 和 伯夷 的并称。《汉书·贾谊传》:“谓 随 夷 溷兮,谓 跖 蹻 廉。”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随 , 卞随 , 汤 时廉士, 汤 以天下让而不受。 夷 , 伯夷 也,不食 周 粟,饿于 首阳 之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随夷”是古代汉语中用于并称两位贤士的专有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源与出处

“随夷”指卞随与伯夷两位历史人物,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中的“谓随夷溷兮,谓跖蹻廉”。颜师古注引应劭的注解,明确两人为道德典范。

二、人物背景

  1. 卞随:商汤时期的隐士,以清廉著称。据记载,商汤曾欲将天下让位于他,但卞随拒绝接受,最终投水自尽以明志。
  2. 伯夷:商末周初的贤士,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隐居首阳山,坚持不食周粟而饿死,成为气节象征。

三、象征意义

两人均以高洁品行和不慕权势闻名,常被并称以代指道德崇高之人。例如贾谊用“随夷”与盗跖、庄蹻对比,反讽世道黑白颠倒。

四、使用场景

多出现于古典文学作品或史籍中,用于褒扬人物品德或讽喻社会现象。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属于历史典故词汇。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汉书》及历代注释,若需具体古籍原文或更多历史细节,可参考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随夷的意思

随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遵循、依照、顺从。它具有表示跟随、顺从他人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随夷的部首是辶(辵)和夕。其中,“辶”是“辵”的简化形式,表示与行走相关,也常作为路、行动等字的部首。同时,“夕”表示夜晚。

随夷的总笔画数为15画,其中,“辶”部4画,“夕”部5画,“随”字本身6画。

来源

随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出车》中:“随夫之羽,庶其至予。”其中,“随夫”意为随从他人。

繁体

随夷的繁体字为“隨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随夷的古时字形为:“隨夷”。即使用“隨”代替了现代的“随”。

例句

1. 在领导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随夷完成了任务。

2. 儿子对母亲的吩咐总是能够随夷而行。

组词

随夷的相关组词有:

1. 随从:跟随、顺从。

2. 随意:任意、恣意、不加限制。

3. 随遇而安: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

近义词

与随夷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依从:依附、顺从、遵从。

2. 从命:依照命令、要求行事。

反义词

与随夷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违背:违反、背离、不顺从。

2. 反抗:对抗、抵抗、抗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