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季库的意思、季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季库的解释

唐 国库之一,每季终了时储存财物的府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户部侍郎 裴延龄 奏:‘自判度支以来,检责诸州欠负钱八百餘万緡,收诸州抽贯钱三百万緡,呈样物三十餘万緡,请别置欠负耗賸季库以掌之。’” 胡三省 注:“三月为一季。凡三月终,则入物於库,故谓之季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季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专有名词,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的财政管理制度,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一、核心定义

季库指古代(尤指唐代)国库系统中按季节分类管理的物资仓库。其中“季”指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库”即仓库。其职能是分类储存按季度征收的赋税物资(如丝织品、麻布等),与“月库”(按月征收的货币库)并列,共同构成中央财政管理体系。

二、历史制度背景

唐代实行“季库”与“月库”分储制度,由太府寺(掌管国库的机构)统一管理。据《唐六典》记载,全国赋税中:

三、功能与特点

  1. 季节性征管

    因古代农业经济主导,布帛类赋税多在秋冬季征收,季库需在特定季节集中接收、检验、储存各地上缴物资。

  2. 物资专属性

    主要储存丝织品(绢、绫、绸)和麻布,区别于储存钱币的月库。

  3. 中央调控作用

    季库物资用于官员俸禄发放、军需调配、赈灾储备等,是国家实物财政储备的核心环节。

四、文献依据

该词权威释义可见于:

五、现代语义演变

随着货币经济发展,“季库”作为历史制度术语已不再使用,仅见于研究唐代经济制度的文献中。现代汉语中无引申义或通用含义,需严格置于古代财政语境下理解。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杜佑. 《通典》.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欧阳修等. 《新唐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李林甫等. 《唐六典》. 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季库”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唐代国库制度(主流释义) 根据权威历史文献记载,季库是唐代设立的国库之一,主要用于每季度末集中储存财政税收或物资。

二、成语释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辞书(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丰富的书籍或文化资料”。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佐证,可能与“书库”“典籍”等词混淆衍生而来,需谨慎使用。

建议:在历史或学术语境中,优先采用唐代国库的释义;若涉及文化类比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适用成语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荒之外百达柱骉骉襞染不了缘茶道槌心蹲蹲二公仿行纲贯还年壕堑何罗后赵荒陋会鼌扈游楗槌见弃辑刊九光杏屐响攈缀扣器垮塌朗达丽口冒牌疲累啌啌哐哐巧倕骑白鹿切情怯上穷考如麻襦衣神福时臣事后拾芥示唆束箧鹔鹴听重投机倒把枉死温淡闻得雾结烟愁无啥物在人亡午斋饷漕险滩仙院蟂矶狭学洗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