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赵的意思、后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赵的解释

十六国之一。羯族 石勒 所建,国号 赵 。史称 后赵 (公元319年-351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后赵是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政权,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后赵(319-351年)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国号为"赵",因与刘曜建立的"前赵"并存,史称后赵。其疆域鼎盛时覆盖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陕西等地区。

二、政权沿革

  1. 建立过程
    石勒原为前赵将领,319年脱离前赵自立为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329年灭前赵,330年正式称帝。

  2. 统治更迭

    • 石勒时期(319-333年):推行胡汉分治,重用汉臣张宾,发展农业,国力强盛。
    • 石虎篡位(334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残暴统治导致民变四起。
    • 冉闵灭赵(350年):石虎养孙冉闵屠灭石氏,建立冉魏,后赵名存实亡。

三、政治特征

四、灭亡原因

  1. 石虎大兴土木(如邺城华林苑工程征发40万民夫),导致"百姓失业,十室而七空"。
  2. 皇室内斗激烈,石遵、石鉴等为夺位相互残杀。
  3. 冉闵颁布《杀胡令》,引发民族仇杀,最终被前燕所灭。

五、历史评价

后赵是首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其汉化政策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先例。但后期暴政导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加速了北方人口南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后赵

后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汇,后代表时间上的顺序后面的部分,赵则是一个姓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后赵的拆分部首是走字旁,赵的拆分部首是走字旁和辶字旁。

后赵的总笔画数为11画,其中后字的笔画数为6画,赵字的笔画数为5画。

来源

后赵一词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即后赵政权。这是五胡乱华时期的一个小王国,由杀害晋恭帝的刘渊建立,公元304年建国,公元329年灭亡。

繁体

后赵的繁体字为「後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后赵在古代的写法为「後趙」。

例句

1. 后赵政权在五胡乱华时期存在了二十多年。

2. 后赵国的建立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组词

1. 后代:指某一人或群体的子孙后辈。

2. 赵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

3. 后期:时间上指在某一时期之后的阶段。

近义词

后赵的近义词为刘赵,是指建立后赵政权的刘渊的姓氏赵。

反义词

后赵的反义词为前赵,是指后赵政权灭亡之前的阶段。

别人正在浏览...

长鬣公长揖赤条精光冲力楚绝倒板定乱扶衰低频二徐赣州市鬲并跟头戏割荣犵猪瑰秀恒民黄卷幼妇花事诲戒剑腹饴唇兼两烬燃金丝猴蒟蒻狼崽掠影连辟公府不就练帬僚机柳琴卵盐罗髻蛮夷戎狄貌閲麻塔迷痴末减拿手好戏鹏溟轻劲起殇人儿三郎申令市不二价是非之心疏喇喇説例碎职台任谈今论古特性屯阨顽飙旺销闲是闲非校士写诗邪伪膝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