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箕踞的意思、箕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箕踞的解释

[sit on the floor with one's legs stretched out] 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

箕踞而骂。——《战国策·燕策》

箕踞乾明佛殿。——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详细解释

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庄子·至乐》:“ 庄子 妻死, 惠子 弔之, 庄子 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成玄英 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高祖 箕踞駡。” 司马贞 索隐引 崔浩 曰:“屈膝坐,其形如箕。”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钱篋,据胡床箕踞而坐,傍若无人。” 清 曹寅 《夜坐限萤字》:“吾人常不袜,箕踞已忘形。” 王统照 《沉船》:“那好说笑的 顾宝 ,却在草棚下面箕踞坐着吸那‘大富国’的纸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箕踞”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坐姿,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态度表达。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箕踞指两腿随意张开、膝盖微曲而坐,形似簸箕()。这种坐姿在古代被视为不拘礼节、傲慢轻慢的表现,常用于表达对他人或礼法的不敬()。

二、文化背景与态度

  1. 礼仪规范
    古人席地而坐时,标准坐姿是双膝跪地、臀部压脚后跟(即“正坐”)。箕踞因姿势随意,不符合礼制,故被斥为无礼()。

  2. 态度象征

    • 轻慢不羁:如《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箕踞鼓盆而歌,体现超脱世俗的态度()。
    • 傲慢挑衅: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箕踞以骂”,通过坐姿表达蔑视()。

三、文献出处与例句

  1. 经典典籍

    • 《战国策·燕策三》:“箕踞以骂曰”()。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箕踞骂”()。
  2. 文学作品

    • 《儒林外史》描述文人“箕踞自适”,反映不拘小节的风貌()。
    • 邵长蘅《青门剩稿》记载“箕踞乾明佛殿”,暗含对佛门清规的漠视()。

四、延伸说明

箕踞在不同语境中可体现两种极端:一是隐士的洒脱(如庄子),二是对权威的蔑视(如荆轲)。其含义需结合具体场景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箕踞

《箕踞》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箕”和“踞”两个字组成。

部首:

“箕”字的部首是“⺮”,属于竹部。

“踞”字的部首是“⾛”,属于走部。

笔画:

“箕”字总共8画。

“踞”字总共12画。

来源:

“箕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一部由清朝康熙帝命令编纂的字典,记录了当时的汉字用法和解释。其中收录了“箕踞”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坐在箕上所摆的姿势。

繁体:

“箕踞”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和简体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箕踞”这个词的古时候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体写法无法确切得知。

例句:

1. 他在草地上箕踞而坐,似乎在思考什么。

2. 他箕踞在宝座上,高傲地俯视着众人。

组词:

箕具、箕帚、箕筐、踞、踞坐、踞国

近义词:

踞坐、蹲坐、端坐

反义词:

兴致勃勃、积极行动、坐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