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峻的意思、方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峻的解释

方正严峻。《后汉书·陈蕃传》:“﹝ 蕃 ﹞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新唐书·杨於陵传》:“ 於陵 器量方峻,进止有常度,节操坚明,始终不失其正。”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嘉庆 朝, 罗慎斋 主讲 岳麓书院 ,方峻自持,不苟阿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峻(fāng jùn)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方正严峻”,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作风或神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方正刚直

    指为人品行端方、正直不阿,具有严谨的原则性。

    例证:

    《晋书·傅玄传》载:“玄天性方峻,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

    (傅玄性格方正刚直,弹劾官员时严谨庄重,连夜整理奏章亦不懈怠。)

  2. 神态威严冷峻

    形容人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以威严感。

    例证:

    《南史·蔡廓传》称其“风骨方峻,罕通宾客”,凸显其不苟言笑的冷峻气质。


二、用法与语境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方峻:方正严峻。”

    释义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注:此为词典官网,具体词条需站内检索)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收录“方峻”词条,引《晋书》例证,释义强调“端方严正”。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释义:“方正而严肃”,侧重人物性格描写。


四、相关概念辨析


“方峻”一词凝练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对道德操守的追求,其语义承载了儒家文化中“方正不苟”的伦理理想,是古典人物品评的重要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方峻”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方正严峻,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端方、态度严肃庄重。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语构成与字义


  1. 指正直、正派,引申为品行端正、坚守原则。在古汉语中,“方”常与道德规范相关,如“方正”即强调为人正直。


  2. 原指山势高而陡峭,后引申为威严、严厉,如“严峻”。此处形容人的气度或态度如高山般不可侵犯。


二、整体释义

“方峻”结合两字含义,形容人品行端方且态度威严,既有正直的内在品质,又有外在的严肃气质。例如:


三、使用场景

  1. 人物品评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刚正不阿、不苟言笑的性格,如《新唐书》称杨於陵“器量方峻,进止有常度”。
  2. 正式场合
    适用于形容领导、学者等严肃庄重的态度,如会议、演讲等场景。

四、相关延伸

“方峻”是一个兼具道德评价与气质描写的词语,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新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挨个板儿爷辩惑参任虫王传卖辞章凑胆子打簇当官丹阳典达斗争性匪夷所思妇女解放钢崩恭虔公用事业苟且偷生官房跪土地蘅皋环缭秽滥降心相从贱侮今次军校巨驵扣絃媿避离垢离经率私迈逸蛮书媒翳没入默示姆姆囊中术暖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炮石姘居颇僻蒲望轻工业部丘盖阙谬却生三材神出鬼入识面手诀痰喘文过吴富体纤苛溪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