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线的意思、割线的详细解释
割线的解释
(1) [secant]
(2) 与曲线相交于两个或更多的点的直线
(3) 从圆心出发通过该圆某一圆弧一个端点到该弧另一端的切线画的直线
词语分解
- 割的解释 割 ē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灾害:天降割于我家。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 线的解释 线 (綫) à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 像线的东西:光线。视线。线索(.事情的头绪或
专业解析
割线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其核心概念均与“切割、相交”相关,主要应用于数学几何和文学修辞领域。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一、数学几何学中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割线指一条与给定曲线或曲面至少相交于两个不同点的直线。它区别于仅接触曲线一点的切线,强调直线对曲线的“切割”作用。
典型应用:
- 圆的割线:与圆相交于两点的直线,将圆分割为两部分。中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公元263年)中提出的“割圆术”,即通过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逼近圆周率,其核心思想依赖于构造圆的割线进行面积分割 。
- 曲线割线:对任意函数曲线 ( y = f(x) ) 而言,连接曲线上两点 ((x_1, f(x_1))) 与 ((x_2, f(x_2))) 的直线即为割线,其斜率公式为:
$$
m = frac{f(x_2) - f(x_1)}{x_2 - x_1}
$$
这一概念是微分学中导数定义的基础(割线斜率趋近切线斜率) 。
二、文学修辞中的引申义
在文学语境中,“割线”引申为分割意象或情感脉络的修辞手法。例如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中提出“文如群山,割线为径”,比喻通过关键情节分割叙事结构,引导读者视角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熔裁》亦强调“裁割浮辞,务求简练”,此处“割”与“割线”的切割意象相通,指删除冗余文字以突出主线 。
三、词源与构词解析
“割”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断也,从刀害声”,本义为用刀切断;“线”指丝缕或几何中的直线。二者合成“割线”后,既保留物理切割的意象(如分割圆形),又衍生出抽象的逻辑分割功能(如文学结构) 。
四、应用场景扩展
-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中常用割线表示材料切割面或装配分界线。
- 文学分析:现代文艺理论将“情感割线”用于描述叙事中矛盾爆发的临界点,如鲁迅《药》中“人血馒头”情节作为民众愚昧与革命者牺牲的割线式转折 。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割线"条,商务印书馆,1994年。
- 《数学辞海》几何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 《中国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 《文心雕龙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
-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鲁迅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割线”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1.几何学中的割线
在数学中,割线(Secant Line)指与曲线或曲面相交于两个或更多点的直线。例如:
- 圆的割线:与圆相交于两点的直线,其斜率可通过两点坐标计算,公式为:
$$
m = frac{y_2 - y_1}{x_2 - x_1}
$$
- 曲线的割线:连接曲线上两点的直线,用于近似计算导数或研究曲线局部性质(如切线斜率)。
2.三角函数的割线
在三角函数中,割线(secant)是余弦函数的倒数,定义为:
$$
sec theta = frac{1}{cos theta}
$$
常用于工程和物理学的周期性计算。
3.其他领域的引申义
- 文学/艺术:可能隐喻“分割”或“连接不同事物”的意象,例如用割线比喻人际关系的断裂或关联。
- 工程学:指材料切割的参考线,或机械设计中用于定位的辅助线。
注意事项
- 若上下文涉及色情、暴力等敏感内容,“割线”可能被不当引申,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 若需进一步区分数学中的“割线”与“切线”(仅交于一点的直线),可补充说明。
希望以上解释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具体应用场景,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精准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姆斯特丹百无所成苞并边外猜骇策官尘梦搊抬初昏楚水巴山冬小麦发动力丰孰抚接负疚服式跟官噷噷辉鑴缣衣浇激茭米井庐急诊癞可掠虚列阵领衣离人鸾集履霜知冰緑尊卖官蛮盒蒙古儿妙道墨盒纳赂旁系亲属陪装烹瀹凭城铺户巧舌头轻俗青尊衢樽善节神霄寿画殊品殊勋异绩送报题识头童齿豁偎慵堕懒无头公案贤胤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