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意思、安徽省的详细解释
安徽省的解释
别称“皖”。在中国中东部、长江下游及淮河中游。面积1402万平方千米。人口5999万(1995年)。清初为江南省,后分置安徽省。省会合肥。北部和长江沿岸为平原,余为山地、丘陵,以黄山最著名。主要湖泊有巢湖。从南向北由 * 带湿润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主要工业有煤炭、钢铁和炼铜。中国重要煤炭基地。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商品粮产区。茶叶、油菜籽、黄红麻产量居全国前列。
词语分解
- 安的解释 安 ā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网络扩展解释
安徽省是中国华东地区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和特征:
一、名称由来
- 省名来源:取安庆府(今安庆市)与徽州府(今黄山市歙县)的首字组合而成。
- 简称“皖”: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及春秋时期的古皖国得名。
二、地理特征
- 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东接江苏、浙江,西邻湖北、河南,南连江西,北靠山东。
- 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地形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
- 标志性地貌: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
- 行政区划:辖16个地级市,省会为合肥市。
- 人口:截至2023年底,常住人口约6121万。
四、经济与文化
-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茶叶(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油菜籽产量居全国前列。
- 工业:煤炭、钢铁为支柱产业,是中国重要能源基地。
- 方言:以江淮官话为主,兼有中原官话、赣语、吴语和徽语。
五、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江南省分置建省,延续至今。
(注:低权威性网页中关于“管理混乱”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无关,已排除。如需完整数据,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统计年鉴。)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安徽省》这个词是指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示,其中宀表示“室内”或“住房”,示表示“神”的意思。它的拆分笔画一共有10画。
《安徽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汉字写法稍有不同,"安徽省"可以写作"安徽省"。这个写法在繁体汉字中仍然保留着。
以下是一些关于《安徽省》的例句:
1. 我去年夏天去了安徽省旅游,非常喜欢那里的自然风光。
2. 安徽省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出产了许多农产品。
3. 他的家人都在安徽省居住,他每年都会回去探望他们。
一些与《安徽省》相关的组词包括:安徽大学、安徽人、安徽菜、安徽汉剧等。
《安徽省》的一些近义词包括:皖、豫皖、徽州等。
《安徽省》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