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戍的意思、关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戍的解释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后汉书·刘焉传》:“ 松 ( 张松 )兄 广汉 太守 肃 惧祸及己,乃以 松 谋白 璋 ,收 松 斩之,勑诸关戍勿復通。” 唐 孟浩然 《长安早春》诗:“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五代 齐己 《送赵长史归闽川》诗:“ 荆门 与 闽 越 ,关戍隔三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ān shù,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边防相关的军事设施和戍边军队。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关戍”指边界上的关隘和城堡,其中“关”指边防关卡,“戍”指驻守的军队。两者合称,既指具体的防御工事,也包含戍边军队的职责。


二、详细释义

  1. 字义解析

    • 关:古代交通要道或边境的守卫处所(如“山海关”),引申为军事防御的关键节点。
    • 戍:指军队驻守边疆的行为,如“戍边”“戍守”。
      合起来表示“边防关卡及其驻军”。
  2. 引申意义
    除字面含义外,“关戍”还象征边疆的防御体系 和戍边将士的坚守精神。


三、文献用例

  1. 《后汉书·刘焉传》:
    “勑诸关戍勿復通”,指下令各边防关卡不得通行。
  2. 唐诗中的引用:
    • 孟浩然《长安早春》:“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 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四、总结

“关戍”一词融合了地理防御和军事驻守的双重含义,常见于历史文献和诗词中,用于描述古代边疆的防御体系及戍边将士的职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关戍

关戍(guān sù)是一个由“关”和“戍”两个字组成的词语。下面将对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关”字的拆分部首是“关”,它是由“关”和“一”两个部首组成;它的笔画数是6。

“戍”字的拆分部首是“戈”,它是由“戈”和“一”两个部首组成;它的笔画数是8。

来源:

“关戍”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军事防御制度。关是古代楚汉边关的防御性建筑,戍是指边防警备,防守国境。所以关戍一词指的是边塞防御。

繁体:

关戍的繁体字是關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关戍和现代写法相似,没有太大差异。

例句:

1. 国家对边境地区进行了加强关戍,确保了国家安全。

2. 这座关戍担负着保护边疆的任务。

组词:

组词:关卡、戍边、边关。

近义词:

近义词:边防、边塞。

反义词:

反义词:内地、非边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