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激将的意思、激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激将的解释

[peptelk;to goad sb. into action] 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

请将不如激将

详细解释

谓用言语刺激人,使其决心去干某事。 瞿秋白 《文艺论辑·<鲁迅杂感选集>序》:“如果敌人用‘激将’的办法说:‘你敢走出来’,而你居然走了出去,那么,这就像 许褚 的赤膊上前阵,中了箭是活该。” 草明 《乘风破浪》第二章:“他和党委书记 成林 嘀咕半天,就猛冲猛撞地采取了激将的办法说:‘ 老宋 ,我们保证你们足够的铁水。’”参见“ 激将法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激将”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一、词义解析

“激将”为动词,指通过言语或行为的刺激,促使他人产生不服输的心理,进而采取行动。该词常用于描述以“反向激励”激发斗志的策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用刺激性的话或行为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二、语源追溯

“激将”源于古代军事用语,最早见于明清白话小说,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激将法”促使张飞、黄忠等武将迎敌。王力在《古代汉语常识》中指出,此类用法反映了汉语中“以言激行”的修辞传统。

三、使用场景与限制

  1. 正向语境:多用于激励他人克服困难,如教练以激将法提升运动员状态。
  2. 负面风险:过度使用可能引发抵触情绪,需根据双方关系谨慎选择。《汉语语用学》(李捷,2018)强调,激将需符合“面子保全原则”,避免伤害对方尊严。

四、文化内涵

“激将”体现了中国传统谋略文化中的“以柔克刚”思想。学者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分析,此类策略与道家“反者道之动”、兵家“怒而挠之”的智慧一脉相承。

五、同义词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王力. 《古代汉语常识》. 中华书局, 2002.
  3. 李捷. 《汉语语用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4.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激将”是一个汉语词语,指通过反话、刺激性言语或反向激励的手段,促使他人采取行动或下定决心完成某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含义

2.起源与演变

3.心理学原理

4.应用场景与例子

5.注意事项

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背景或具体案例,可查阅《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或心理学沟通类书籍。

别人正在浏览...

熬然跋队斩爆竹贬骨兵强则灭鼻涕团长江中下游平原察只车攻马同橙丁出亡登栖电阻滴笃班对姻对着和尚骂贼秃法侣防墓狒狒肥茁風鑒拊手刮鼻子和厉鹤邑花酿火拉拉饥仓进贤九夫狂妄自大赉给料壶龙见马秋匿形軿辂器观秋后算帐崷崪气象一新人荒马乱人来疯蛇口结身影石检事与原违手钩说不过暑天俗姓调匀頽坼鼃声微班毋句相视咸夏小人得志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