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解释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东部一片广阔而重要的冲积平原,其名称具有明确的地理指向性,可从汉语词典及地理学角度作如下解释:

一、 名称释义与地理范围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复合地理名词。

二、 形成过程与地貌特征 该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形成主要依赖于长江及其支流(如汉江、湘江、赣江等)携带的巨量泥沙。在河流流速减缓的中下游地区,泥沙不断沉积,历经漫长地质年代的堆积,逐渐塑造出这片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的平原地貌。平原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冲积土和湖积土 。

三、 核心地理与经济意义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 “鱼米之乡”: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使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淡水鱼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
  2. 水陆交通枢纽:长江“黄金水道”纵贯东西,众多支流和人工运河(如京杭大运河)交织成网,构成发达的水运系统,辅以密集的铁路和公路网,交通极为便利。
  3. 经济核心地带:该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集,汇聚了上海、南京、武汉、杭州、合肥、长沙、南昌等重要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如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纺织)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 。
  4. 生态调节功能:区域内的大型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在调节长江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面临的挑战 该平原也面临洪水威胁(需依赖堤防和水利工程)、湖泊萎缩、湿地减少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挑战,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 地理学卷:提供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标准地理定义、范围及基本特征概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研究文献:提供关于平原形成机制、地貌演化、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支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方网站及出版物:提供长江流域治理、防洪抗旱、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权威信息,涉及平原的水利与生态问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4. 相关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地方志与地理志:详细记载各组成部分(如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等)的具体地理、历史与经济状况。

网络扩展解释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地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7省市,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组成

二、自然特征

  1. 地形地貌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0-50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如鄱阳湖、洞庭湖),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2. 气候与土壤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土壤以沉积土和黄土为主,富含有机质,适宜农业。

三、经济与战略地位

  1. 农业
    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被誉为“鱼米之乡”。
  2. 工业与交通
    沿江分布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南京、武汉等城市为经济核心。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航道与铁路网交织。
  3. 区位优势
    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T”字形战略交汇处,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枢纽作用。

四、别称与意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5、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布兵不易豺节差率朝着城濮之战赤瑛盘楚壤大夥到岁数盗穵狄山断谳二缶钟惑耳闻眼睹扼腕反冲飞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拂云哥伦布规简鬼金羊贵惜固要皓衣虎崽建材惊愚骇俗金兰簿谨省糠覈枯波料仓榴皮字緑衫媒谮迷登柅格朴人僻倪前樊迁却起落邛巨邱坟三涂收到疏废顺口话蜀绣台臣同行通昔托契绾毂文行出处小熟遐垧稀里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