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汲绠的意思、汲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汲绠的解释

(1).汲水用的绳子。《隋书·食货志》:“ 东都 城内粮尽,布帛山积,乃以绢为汲綆,然布以爨。” 宋 陆游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长畏天暑。” 明 杨慎 《燕歌行柬程以道》:“ 甘泉宫 里兜零举, 疎勒城 边汲綆摧。”

(2).制端溪砚的一种石头名。 宋 祝穆 《方舆胜览·广东州·肇庆府》:“土产端砚:《郡志》曰……其旧坑有龙巖、汲綆、黄图三石。汲綆全无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汲绠(jí gěng)是汉语中的一个古雅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汲水用的绳索,后延伸为获取知识或事物的途径或工具。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演变及用法示例展开说明:


一、词典释义

  1. 本义

    指从井中汲水用的绳子,由“汲”(打水)与“绠”(绳索)组合而成。

    例:《庄子·至乐》:“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绳子短便无法汲取深井之水)

  2. 引申义

    比喻获取知识、真理或资源的媒介或方法,强调工具的局限性或重要性。

    例:宋代学者以“汲古修绠”喻指钻研古籍需依仗扎实方法。


二、词源与文化背景


三、现代用法示例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释“汲绠”为井绳,并收录典故用例。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详解“绠短汲深”的哲学寓意。
  3.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溯源“汲绠”的文献首现语境。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在线可参考汉典对单字的释义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汲绠”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汲水用的绳子

这一含义较为常见,常见于古籍及诗词中。例如:

  1. 《隋书·食货志》记载:“东都城内粮尽……乃以绢为汲綆,然布以爨”,描述了用绢布制成汲水绳的情景。
  2. 宋代陆游在诗中写道:“百尺持汲綆,道长畏天暑”,以汲绠比喻取水的艰辛。
  3. 明代杨慎《燕歌行柬程以道》中也有“疎勒城边汲綆摧”的描写,凸显汲绠在边疆生活中的实用性。

二、端溪砚石材名称

这一含义较为专业,属于砚石分类术语。据宋代祝穆《方舆胜览》记载,端溪砚的“旧坑”石材中有“汲绠”一类,特点是“全无眼”(无石眼纹理)。这类石材因质地特殊,被单独命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方舆胜览》《隋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哀祈暗河案缉抱布拔赵帜易汉帜笔句宾仆出诛词根村井村乡大斗代位到头得色吊慰诋诟东那西辏读赗嘟念罚誓抚轼附状躬蹈光明大道含糊黑郁画描黄马袿簧诱回描火蛾惑人家道中落键辖挟书律解放初诘屈謷牙据傲拘缚戡复纍牛帘帷裂裳裹膝砻饭矛戈缅诉努出气刚攘讨乳花生造申闻时变是守士君子疏观特肩忘记宛转悠扬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