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疥癣之疾的意思、疥癣之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疥癣之疾的解释

比喻为害不大,无足轻重的小毛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疥癣之疾(jiè xuǎn zhī j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危害不大、易于处理的小毛病或小问题。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一、本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疥:指疥疮,一种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特征为剧烈瘙痒和小丘疹。
    • 癣: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疾病(如脚癣、体癣),症状为红斑、脱屑。
    • 疾:泛指疾病。

      字面意义:疥疮和癣这类皮肤病症。

  2. 医学特征:

    • 表层性:病变位于皮肤表层,不深入脏腑。
    • 易治性:传统医学中视为外症,相对容易治愈(如《黄帝内经》将皮肤病归为“外疡”)。
    • 非致命性:虽带来不适,但极少危及生命。

二、比喻义与用法

  1. 核心比喻:

    • 比喻看似轻微但可能滋长的问题,或对大局影响有限的局部隐患。

      例:“对公司而言,员工迟到只是疥癣之疾,而资金链断裂才是心腹大患。”

  2. 语境特征:

    • 轻视性:常与“心腹之患”对比,强调问题微不足道。
    • 警示性:隐含“小病不治可能酿大祸”的劝诫(如《国语·吴语》载:“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

三、权威出处与典故

  1. 历史文献:

    • 《国语·吴语》:吴王夫差将齐国、鲁国比作“疥癣”,而视楚国为“心腹之疾”,体现战略轻视(来源:中华书局《国语译注》)。
    •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葛亮南征前称孟获叛乱为“疥癣之疾”,凸显其全局观(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国演义》)。
  2. 经典引用:

    “夫齐、鲁诸邦,于我吴国,不过疥癣之疾耳。”

    ——《国语·吴语》译注


四、现代应用示例

  1. 社会领域:

    城市“小广告”乱贴被喻为市容管理的疥癣之疾(《人民日报》时评)。

  2. 企业管理:

    员工沟通不畅属管理中的疥癣之疾,需及时疏导避免扩散(《哈佛商业评论》案例)。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疥癣之疾"词条释义。
  2.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3. 《国语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吴语篇注解。
  4. 《三国演义》(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第八十七回批注。

网络扩展解释

“疥癣之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问题或小障碍。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疥”和“癣”均指轻度的皮肤病(如疥疮、体癣等),这类疾病虽可能引起瘙痒或不适,但通常不会危及生命。成语借此引申为对整体影响不大的小毛病或隐患。

2.出处与用法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医学背景补充

从医学角度看,“疥癣”指由疥螨或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症状包括丘疹、瘙痒等,可通过常规治疗解决。成语正是借这类疾病的“表浅性”特点,形成比喻义。

5.使用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出处或医学细节,可参考《吕氏春秋》或皮肤病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弊久不寻思藏锋敛锐痴话虫虺绸缪牖户戴季陶道扬打平都速独固房栊匪忱丰豪辐解狗苟贵老诡质故林海禁悍妇汉武合化黑矟鸿延鸿乙满纸还珠汇纳护逻践行金夫缉绪空木快举老婆当军轮轓明暗鸣钲偏长平地木青衲寝卧弃邪日昨三寸之舌桑菌善自珍重失侣首事四方馆松液太行山通注外放违乱亹亹穆穆违啎唯物辩证法遐尔闻名枵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