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絜行的意思、絜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絜行的解释

修饬品行。《史记·李斯列传》:“夫 高 ,故宦人也……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絜行(xié xíng)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拆解为以下三方面:

  1. 字义解析 从构词法看,“絜”本义为度量物体周长,引申为规范、约束,如《说文解字》释“絜,麻一耑也”,后通假为“洁”,表洁净、清白之义;“行”指行为举止。二者结合构成偏正结构,强调以规范或洁净标准约束自身行为。

  2. 权威辞书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卷第236页记载,“絜行”包含双重含义:

    • 古代指符合礼法规范的行为准则,如《史记·伯夷列传》载“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 特指廉洁自律的品德操守,《汉书·王莽传》中“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又上书归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倡始,絜行俭约”即用此义。
  3. 现代语言学解释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指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献研究领域,常见于历史典籍与人物评述,如形容官员清廉自律或文人恪守道德准则,具有鲜明的儒家伦理色彩。其近义词“洁行”在当代使用频率更高,二者存在历时性演变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絜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释义

“絜行”指修饬品行、端正自身行为,强调通过自我约束和修养达到道德完善。例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提到“臣修身絜行数十年”,即通过长期自律保持清廉谨慎的品行。

2.词源与用法

3.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如:

4.读音与近义词

5.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文研究或引用经典时。其核心思想与“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等现代词汇有相通之处。

如需进一步了解“絜”的其他含义(如衡量、束缚等),可参考《说文解字》或《韩非子》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矮林刨床悲悲戚戚粃政漕项出人意外攒三聚五猝发短暗儿孙自有儿孙福耳丫子纷藴高显更做道公德寡狭贵异合梨花花黄干黑廋贾誉劫轮技掚靖康经死狼顾鸱跱郎伉料食离志鲁衞之政麻豆民族资产阶级末议木材厂女妾庖膳千金子牵羊担酒沁绿欺妄劝务屈竭儒英僧伽蓝色笑杀礼伤单珊瑚绳案诗袋庶司私衙擡扛腆洗窊凸问答闻一知二相衔相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