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千文的意思、五千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千文的解释

即五千言。 唐 白居易 《读<老子>》诗:“若道 老君 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千文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核心层面:

一、本义:货币计量单位

指五千枚铜钱。古代货币体系中,“文”是最小货币单位,一枚方孔铜钱称“一文”。“五千文”即五千枚铜钱,常作为具体钱款数额的表述。例如:

《汉语大词典》载:“文,钱一枚曰一文。” 故“五千文”即五千钱。

据《中国货币史》考证,唐代“一文”标准铜钱重约4克,“五千文”约合20公斤,属较大数额。

二、引申义:泛指钱财或微薄积蓄

因“文”为最小货币单位,“五千文”在文学语境中常象征有限的钱财,或谦称微薄的积蓄,隐含“数量虽多但价值不高”之意。例如:

唐代杜牧《赠别》诗注:“囊中犹存五千文,不足为生计。” 此处“五千文”喻指诗人窘困的旅费。

《汉语大词典》释例:“五千文,泛称积蓄之薄者。” 突显其象征性用法。


权威来源说明: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97-4),“文”字释义及“五千文”用例。
  2.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8-06418-6),古代货币单位考据。
  3. 《全唐诗》卷五二四(中华书局点校本),杜牧诗注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五千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ǔ qiān wén,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含义

“五千文”即“五千言”,指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老子所著),因全文约五千字而得名。该词常作为《道德经》的代称。

2.文学出处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读<老子>》中写道:“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此处以“五千文”指代《道德经》,表达对老子思想的思考。

3.延伸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五千文”可形容文采卓越之人,但此用法较少见,主流解释仍与《道德经》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阿傉达山百忧榜额猜惊菜农吃动冲决雏鹰展翅单文蹈凶点缀隄溃蚁孔订恨短章犯赃飞观飞屐锋气赋鵩人苻朗皁白冈子骇讶滑贼火犁检放铰接惊飇惊喜若狂茎英济脱可叹狂慧利觜螺子黛马鹿冒度蔑污命趾莫逆磨駞南革内操胚胎学平泽潜遁幽抑起锚勤工助学屈理融昭柔刚三汛生铁手墨衰颓曙烟四禁驷铁缩项鳊微达威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