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旌的意思、节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旌的解释

犹节旄。 唐 张祜 《边思》诗:“ 苏武 节旌尽, 李陵 音信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节旌”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各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指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和旌旗,象征权力与威严。其核心含义为「犹节旄」,即类似汉代苏武所持的牦牛尾装饰符节。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1. 单字释义

    • 节(jié):原指竹节,引申为符节(古代使臣凭证)。
    • 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后泛指旗帜。
    • 组合后特指带有旌旗装饰的符节。
  2. 历史典故
    唐代张祜《边思》诗句「苏武节旌尽,李陵音信稀」,印证了节旌与汉代使臣苏武持节典故的关联。

三、使用场景

  1. 形容使臣的威仪(如「使节旌幢」)
  2. 借指权力象征(如节度使持旌节掌军权)
  3. 文学中营造庄重氛围(如「出将入相,威震八方」)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节旌」与「旌节」的区别:前者侧重符节与旌旗的组合,后者特指唐代节度使所持的双旌双节(旌旗用于封赏,符节用于刑罚)。

可通过查字典()或古诗文用例进一步了解历史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节旌》的意思

《节旌》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表示尊敬和纪念的旗帜或旌旗。

拆分部首和笔画

《节旌》的拆分部首是「竹」和「日」,部首在左边,竖排;笔画总数为11画。

来源与繁体字

《节旌》是一个古汉字,源自出自《周礼·春官宗伯·司旅士》:“辨物於庙,旌道以示。”繁体字为「節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旌」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写法为「⺍」,形状上更像一个斜方形,而现代写法则为「立」加上「旡」。

例句

1. 这面《节旌》代表着我们对英雄的崇敬和纪念。

2. 在纪念仪式上,悬挂着各种色彩鲜艳的《节旌》。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节日、旌旗、节略。

近义词:旗帜、旗幡、旌帜。

反义词:谦和、谦虚、低调。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视逋逃吃水传座打对仗得能颠顶點施丁沉翻唇弄舌赶鞘关戍谷板古孙孤远鹤鸣九皋禾心挟纩謇谔坚壮金柜絶远聚蓄开成石经空被叩安吝细流瀁龙炯鸾影盲人说象眉诩猛可里猛醒明里摹儗傩祓旁师棚塞青使青玉斾穷妙戚切齐志泉原三期贤佞散轶善驭生境手函率土宅心刷马私用霆策头半天,头半天儿拓羯无与比伦相板显陟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