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寳的意思、国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寳的解释

(1).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 杜预 注:“国寳,谓甗磬。” 唐 崔曙 《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 宋 叶适 《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

(2).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 庄宗 自 鄆 入京师, 末帝 闻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

(3).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寳。” ********* 《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其中所留技术工人不少,这都是抗战建国时代的国宝。”

(4).国币。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 中国 钱币,古分金、银、铜三品,其行于世也,谓之国寳。”参见“ 国币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国寳”是“国宝”的繁体写法,指国家级的珍贵事物,具体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1. 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国家认定的珍贵文物或建筑,如中国的司母戊鼎、日本法隆寺金堂等。这类国宝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

  2. 自然遗产与生物 常指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珍稀物种,如中国的大熊猫、澳大利亚的考拉。这些生物被视为国家形象代表。

  3. 人物象征 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杰出人物,如科学家、艺术家等。例如钱学森常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被视作国宝级科学家。

  4. 文化符号 某些传统技艺(如日本茶道、韩国盘索里)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国语境中也常被称作国宝。

扩展说明:不同国家认定标准不同,中国将文物分为"一级文物"和"珍贵文物",日本则直接设立"国宝"认定制度。现代网络语境中,该词有时也用于戏称受欢迎的事物(如熊猫幼崽),但非正式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