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诫教导。《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 青龙 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璽书诫诲之。”
“诫诲”的汉语词典释义
“诫诲”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诫”和“诲”两个单字组成,其核心含义侧重于告诫、教导,带有规劝、警示以期使人改正或避免错误、明白事理的意味。
单字本义解析:
合成词释义: 将“诫”与“诲”结合,“诫诲”一词强调在教导、诱导的过程中,同时包含告诫、警示的成分。它不仅仅是一般的教导,更侧重于对可能存在的错误、过失或潜在危险进行指正和预防性的教育,目的是使人醒悟、改正或避免犯错,走向正确的方向。其语义重心在于通过言语进行规劝性的教导。
权威词典释义与例证: 根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的释义:
诫诲: 告诫教导。 例证:《后汉书·邓骘传》:“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厉,冀以端悫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刻骨定分,有死无二。终不敢横受爵士,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 李贤 注引《袁宏纪》:“上疏自陈曰:‘……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兄弟忠孝,同心忧国,宗庙有主,王室是赖。功成身退,让国逊位,歷世外戚,无与为比。当享积善履谦之祐,而横为宫人单辞所陷。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鞫,遂令騭等罹此酷滥。一门七人,并不以命,尸骸流离,怨魂不反。逆天感人,率土丧气。宜收还冢次,宠树遗孤,奉承血祀,以谢亡灵。臣騭家属虽蒙赦令,独无愆尤,复见攻发,归恶无辜,残骸非命。诚恐违和熹皇后赐选入掖庭之制,违先帝营陵之令。谨冒死上闻,乞诣狱验视,惟陛下省察。’太后闻之,乃贬逐乡里,而深加诫诲焉。” 此例中,“深加诫诲”即指(太后)对邓骘等人进行了深刻的告诫和教导(尽管是贬逐后,仍带有训诫之意)。
“诫诲”意指通过言语进行的、带有告诫和警示性质的教导,目的是使人认识错误、避免过失、明白道理并遵循正道。它融合了“诫”的约束规劝与“诲”的教导启发双重含义。
“诫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诫诲”意为告诫教导,由“诫”(警告、劝诫)和“诲”(教导、教诲)两字组合而成,强调通过训诫的方式进行教育。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璽书诫诲之。”。此处指皇帝通过书面形式对赵王干的行为进行训诫教导,体现其正式性和权威性。
“教诲”泛指一般的教导,侧重知识或道理的传授;而“诫诲”更强调对错误行为的告诫与引导。
“诫诲”是结合告诫与教导的双重含义,常用于严肃场合或历史文献中,体现权威性与规范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志》相关记载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爱狎闇涩贝叶文财赆厂珰摛词赤棠宠秩淳诚次公慈禧太后大白羽打平钓舟地乳砥属动心忍性耳也蕃变隔瘼宫保寡白桂馆鼓鼙鹤舞黄龙宗黄症简化汉字加派节构今文尚书跨院馈贽怜贫恤老栗木临难铸兵马头琴桥陵漆灰求爹爹告奶奶缺心少肺热络日禁瑞签赛鬪膳啗设诈诗境鼠迹宿莽素膳探赤丸探赜投裔涂歌里抃违间勿罔无隐校补笑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