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桂馆的意思、桂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桂馆的解释

汉 宫馆名,在 长安 。 汉武帝 造以迎神。《汉书·郊祀志下》:“ 公孙卿 曰:‘僊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楼居。’於是上令 长安 则作 飞廉 、 桂馆 , 甘泉 则作 益寿 、 延寿馆 ,使 卿 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后以“桂馆”泛称道观。 唐 杜甫 《覆舟》诗之二:“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僊。” 元 陈旅 《送张真人代祠武当龙虎两山追赋》诗:“桂馆祠官持羽节,名山两地躡丹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桂馆(guì guǎ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象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指以桂木建造的馆舍,多见于古代文献。

“桂”指珍贵木材桂树,“馆”为屋舍建筑,字面即“桂木所筑之馆”。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特指帝王祭祀或求仙的场所。例如《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为迎神“建章宫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其北治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来源: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


二、文化意象延伸

  1. 道教仙居象征

    因桂树在传说中生于月宫,古人将桂馆视为仙境建筑的代称。如《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建章宫内的“桂馆”为祭祀西王母所设,与“竹宫”“甘泉宫”并列,体现其通神功能(来源:班固《汉书·郊祀志》补注)。

  2. 月宫别称

    唐宋诗词中常以“桂馆”隐喻月宫。如李商隐《无题》中“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的“瑶台”意象,后世注家常解作桂馆仙境(来源:《李商隐诗歌集解》)。


三、语义演变

明清后,“桂馆”逐渐脱离具体建筑指向,转为文人书斋或雅舍的美称,取其“清幽高洁”之意。清代学者阮元在《经籍籑诂》中释:“桂馆,犹言兰室,喻君子居所。”(来源:阮元《经籍籑诂》卷七十六)

注:现代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暂未单列“桂馆”词条,其释义需综合古典文献及注疏考据。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史记》《三辅黄图》原典及《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桂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建筑名称,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础释义

桂馆是汉代长安城内的宫馆,由汉武帝下令建造,主要用于迎候神灵。该建筑与“飞廉馆”“益寿馆”等同属祭祀场所,反映了汉代帝王对神仙方术的推崇。

二、历史背景与引证

据《汉书·郊祀志下》记载,方士公孙卿曾建议汉武帝建造高楼以吸引仙人,因“仙人好楼居”。汉武帝遂在长安建飞廉馆、桂馆,在甘泉建益寿馆等,并派专人设祭具迎神。这一记载表明桂馆的建造与汉代求仙活动密切相关。

三、文学与文化延伸

唐代诗人杜甫在《覆舟》诗中写道:“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此处“桂馆”已演变为道观的泛称。可见该词从特指汉代宫馆,逐渐扩展为道教建筑的代名词。

四、补充说明

桂馆的命名可能与“桂树”的象征意义有关。桂树在传统文化中代表高洁、长生,与道教追求仙境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常用于宗教建筑名称(如“桂殿”“桂宫”)。


以上内容综合了史书记载、文学引用及文化象征,若需查阅原始文献,可参考《汉书·郊祀志》及杜甫诗集。

别人正在浏览...

壁宫不腆之仪裁襟长息察识车釭创残带菌者大脑炎丹矸打嘴巴颠蕀吊诡缔葺动怒概擧佹诗皇天花序甲盾间不容砺姜肱被讲轩减贱狡逞狡桀解体刘四駡人陇阴龙章麟角蛮里密密墨模内陵年伯逆乱黥窜奇形异状染濡柔翰桑黄上味沙犀升涨深论摄照十九路军视如敝屣水恠窣堵天基跳伞员通澈外商文法学无颠无赦显姓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