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简化汉字的意思、简化汉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简化汉字的解释

(1) [simplify Chinese characters]∶简化汉字的内容有二,一是简化汉字的笔画,如把“儀”简化为“仪”,“書”简化为“书”。二是精简汉字的数目,在异体字里选定一个,不用其余的,如在:“勤、懃”里选用“勤”,不用“懃”

(2)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经过简化的汉字,如“仪”“书”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简化汉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传统汉字进行系统性简化的文字形式,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书写效率与文化普及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简化字指“在简体字基础上,经过整理和改进并由国家正式公布使用的汉字”。

从历史发展角度,汉字简化工作可追溯至1956年国务院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该方案确立了“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分阶段对2264个繁体字进行简化。例如“龜”简化为“龟”,“馬”简化为“马”,这些改动既保留了原字的象形特征,又大幅降低了笔画复杂度。

在简化方法上主要包含五种类型:(1)部件替代,如“言”简作“讠”;(2)草书楷化,如“專”变为“专”;(3)同音合并,如“後”与“后”统一;(4)符号替代,如“漢”简为“汉”;(5)轮廓保留,如“鳥”简作“鸟”。这些方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版)中得到系统化规范,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解读文件显示,83%的简化字源于历史俗体字。

从社会影响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简化字使文盲率从1949年的80%下降至2020年的4%以下,有效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2年已将简化字作为中文书写标准(ISO 7098)。

网络扩展解释

“简化汉字”指对传统汉字进行系统化简化的文字改革措施,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定义与内容

  1. 笔画简化
    通过减少笔画或调整结构,将复杂字形变为更易书写的形态。例如:

    • “儀”简化为“仪”
    • “書”简化为“书”
    • “龍”简化为“龙”。
  2. 精简异体字
    在多个异体字中选定一个标准字形,淘汰其余写法。例如:

    • 在“勤”与“懃”中选用“勤”;
    • 在“劫、、刧、刦”中统一使用“劫”。

二、历史背景

汉字简化并非现代独有,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例如甲骨文、金文中已有简写形式,唐代碑刻也出现“俗体字”。现代简化工作则系统化推进,旨在提升书写效率与传播便利性。

三、应用与影响

简化字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使用,并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流标准。其特点是字形简洁,如“礼”“动”等,既保留表意功能,又降低学习难度。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演变或具体字例,可参考汉字简化方案及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琴文化白面儿白色花草索抄撰齿序疮疾窗帷触目惊心大澈大悟砥节励行鼎镬敌众我寡反骨肥家风领風氣风衍浮舟该密公善供帐国姓害事耗息红窗听花緑头花样新翻驾鸟交口同声浄耳基年进越籍伍郡政恪固诳谩哭泣阑胡礼佛颅骨门面话捻枝怒恨烹臛朋友牵裂齐眉席青衲清涕骑墙派区萌取夏衣惹祻身名俱灭身心交瘁顺典袒谪五土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