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醮章的意思、醮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醮章的解释

设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醮章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醮”与“章”组合而成,主要用于道教文化语境,指道教斋醮仪式中所使用的特定文疏或表章。其详细释义如下:

  1. 基本释义与词源构成

    • 醮 (jiào): 本义指古代婚礼中的一种敬酒仪式,后引申指僧道设坛祈祷神灵的祭祀活动,即“斋醮”。道教中,“醮”特指通过特定仪轨、焚香诵经、上章奏表等方式沟通神灵、祈福禳灾的宗教仪式。
    • 章 (zhāng): 原指音乐的一曲或诗文的一段,引申为文书、奏本、文件。在宗教语境下,指呈递给神灵的文书。
    • 醮章: 因此,“醮章”专指在道教斋醮法事中,由高功法师书写并焚化,用以向神灵禀告事由、表达祈愿、忏悔罪过或荐拔亡魂的正式文书。其性质类似于呈递给天庭或神灵的“奏疏”或“表文”。
  2. 宗教文化内涵与功能

    醮章是道教斋醮科仪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沟通人神的重要功能:

    • 上达天听: 醮章被视为信众或法师向神灵传达心愿、祈求庇佑、忏悔罪愆的正式渠道。通过法师的存思、念诵和焚化仪式,将章文的内容送达相关神灵。
    • 申明事由: 章文中需清晰写明举行斋醮的原因(如祈福、消灾、超度、谢恩等)、主法者与信众的姓名、祈求的具体内容以及表达虔诚的祝词。
    • 规范仪轨: 醮章的书写格式、内容要素、呈递程序(如焚化)都有严格的宗教规定和传承,体现了道教仪式的神圣性与规范性。
    • 象征意义: 焚化醮章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与转化,将凡间的祈愿转化为神灵可接收的信息,是仪式中“通神”的关键环节。
  3. 文体特征与内容要素

    醮章作为一种特定的宗教应用文体,通常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具名: 写明主法高功法师的道职、法号,以及斋主(信众)的姓名、籍贯等。
    • 事由: 清晰陈述举行斋醮的具体缘由(如“为禳灾祈福事”、“为超度先灵事”等)。
    • 祈请: 具体列出祈求神灵赐予的恩惠或解决的问题(如“伏愿消灾解厄”、“祈求合家平安”、“超度亡魂早登仙界”等)。
    • 忏悔: 常包含斋主或代为祈求者对自身过错的忏悔之意。
    • 祝词与表信: 表达对神灵的尊崇、感恩,以及信众的虔诚之心。
    • 落款与日期: 注明书写或焚化章文的日期。

      其文体风格庄重、恭敬,多用四六骈文或特定的道教文书格式,语言典雅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醮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o zhāng(注音:ㄐㄧㄠˋ ㄓㄤ),其核心含义为设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宗教仪式性
    指通过设斋(道教或佛教的祭祀仪式)祭天,并撰写表章向天庭奏告祈求。这种仪式多与祈福、禳灾等宗教活动相关,常见于古代道教或宫廷祭祀场景。

  2. 历史典故
    根据《隋书》记载,隋朝郑译曾因被皇帝疏远,私下召道士设醮章祈福,结果被婢女告发为“巫蛊”,最终被除名。这一事件反映了“醮章”在古代政治与宗教中的敏感性。


延伸解释


使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仪式流程或历史案例,可参考《隋书》等古籍或道教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鄙拙不结猜量长天晨装樗材弹正地记东瞧西望斗舞堆头枫天枣地怪笑桄桹韩风欢狎圜则魂灵阶沿羁靡紧急措施劲捷衿虑九苞禽酒会剧职拉场寮民离悰流方门扉名方募役宁渠輣冲披离牵絓掐头去尾切磋挈家侵蔑旗旗权富全篇群饮热核反应镕锻软尘土入头沈潭社直试胆谁当斯罗谈理讨幽挑花鍡鑘文君司马无患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