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矫首的意思、矫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矫首的解释

(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矫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o shǒu,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昂首/抬头(常见用法)
    指身体姿态的抬头动作,常见于古诗文中的动作描写。例如:

    • 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 清·金农《寄丁敬》:“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现代造句如:“他矫首昂视,宛若开天盘古。”
  2. 形容自得的神态(引申义)
    指昂然自得、意气风发的样子,多用于人物神态或品性描写。例如:

    •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
    • 《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风节自许,矫首抗俗。”

二、词源与扩展

“矫首”兼具动作与神态的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权威典籍如杜甫、葛洪的作品为其典型用例,现代汉语中更多保留“昂首”的字面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矫首》的意思

《矫首》是一个中文词汇,意为“昂首挺立”,形容人挺拔的姿势或自信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矫首》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矢”、“目”和“立”。其中,“矢”是指箭,“目”是指眼睛,“立”是指站立。这个词共有13画。

来源

《矫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繁体

《矫首》的繁体字为「矯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矫首》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为「矯」字上面有一点,下面有竖线,下面的竖线上还有三个横线,表示箭矢。《首》字上面有一点,下面有一横表示眼睛,左边有一个竖线,表示头部的形状。

例句

1. 他矫首挺立,气势十分威严。

2. 她矫首昂立,展现出自信的姿态。

组词

矫正、矫捷、矫健、矫矫、矫诏、首要、首富、首屈一指

近义词

昂首、挺立、昂然、昂扬、傲然、傲立

反义词

低头、俯首、垂首、怯首、屈服、卑躬

别人正在浏览...

巴高枝儿半饷暴兵暴集宝舟被羽疮疡除治粗杂掇掇怫怒丐户干海歌抃纥刺星跟挂訽詈古帝鬼目草横蔑后账圜焘诲谆假厮儿价值揭疮疤济国金屋宠卡鐄款约昆明池賫持廉悍旅尘吕洞宾履虎买账面似靴皮明白了当耐人咀嚼频伸遣昼秋兰任纵讪牙闲嗑沙沚摄代申贺试帖诗守臣殊服树功立业踏勘探口风腾劳殄戮惕号铜驼草莽统一口径王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