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约的意思、款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约的解释

(1).诚意约请。 宋 史达祖 《东风第一枝·立春》词:“寄声沽酒人家,款约嬉游伴侣。”

(2).犹盟约。《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不用寸兵成款约,千秋伯业诵 齐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1. 基本释义

    指双方或多方共同议定并承诺遵守的条款、规约或盟约。其核心在于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确立的具有约束力的约定,常见于古代民间自治组织、部落联盟或地方社群之间。该词强调约定的正式性和互信基础,如《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规约;互订的契约”。

  2. 历史与民俗语境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如侗族、苗族)的传统社会中,“款约”特指一种通过“合款”仪式缔结的民间自治盟约。它是由村寨或族群首领共同商议制定的行为规范,涵盖社会治安、资源分配、纠纷调解等内容,具有原始法律效力,是维持地方秩序的重要依据。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社群自我管理的智慧。

  3. 法律契约性质

    在广义上,“款约”可泛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合同或协议条款。例如明清时期官府与边疆民族签订的盟约文书,或商业活动中双方订立的契约细则,均被称为“款约”。其重点在于条款的明细化和缔约方的责任义务。

  4. 文献例证

    清代魏源《圣武记》载:“苗疆立有款约,凡杀人、劫盗者,款众聚而处死。”此例说明款约在历史上作为民间司法依据的作用。现代汉语中虽较少使用,但仍见于对传统契约文化或民族学的研究文献。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徐晓光. 《款约法:黔东南侗族习惯法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厦门大学出版社.
  3. 方慧. 《中国历代民族法律典籍——“二十五史”有关少数民族法律史料辑要》. 民族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款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诚意约请

指主人以诚挚的态度邀请客人或伴侣相聚。这一用法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例如:

2.盟约或规约

指双方或多方达成的约定、协议,具有类似盟誓的约束力。例如:

补充说明

总结来看,“款约”既可表达个人间的诚挚邀请,也可指代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约定,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般尔抱玉标驳不可分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知自爱财富察颜观色抽风诋誷风尘之变分功辅角改恶行善改柱张弦梗绝贡会广壄贺客欢豫僭端贱名鉴原集股进鴆计图九品莲池捔力鞠系夸侈拉捭摧藏劳兵灵绣六国贩骆驼孟家蝉弥月钮枢牌价漂激苹车骞翔青翰舟取効三年早知道萨齐玛诗筩受话器爽笏熟复耸闻夙仇太师轿子陶轮腾迹条纲团脐罔既蛙蚓闲壁闲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