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剿匪的意思、剿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剿匪的解释

[send armed force to suppress bandits] 剿灭土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剿匪"是由"剿"和"匪"组成的复合词,作为军事术语具有特定含义。"剿"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绝也",引申为武力清除;"匪"原指筐类器物,后假借为"非"表示否定,自清代起特指危害社会的武装团伙。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剿匪指"用军事力量清剿土匪",强调通过有组织的武装行动消除地方匪患。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①以国家或地方政权为主体;②针对非法武装集团;③采取歼灭性军事手段。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补充其历史语境,该词在清代文献中已频繁出现,如《清史稿》记载的"剿匪安民"政策,指官方平定白莲教等民间武装势力的军事行动。现代汉语中特指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地方武装组织的军事行动,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记载的西南剿匪战役。

该词存在近义表述"讨匪""平叛",但语义侧重不同:"剿匪"强调彻底消灭,而"讨伐"侧重惩戒性质。在当代语言使用中,常见于历史文献、军事题材作品及地方志编纂,如《湖南省志·军事卷》对湘西剿匪战役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剿匪”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通过军事手段消灭土匪或盗匪,以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1. 字面含义
    “剿”意为讨伐、消灭,“匪”指强盗或非法武装团伙。组合后指通过武力清除土匪。

  2. 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偶尔用于比喻打击网络犯罪或非法活动,但此用法较少见。


二、历史背景与具体应用

  1. 国共内战时期
    国民党曾以“剿匪”特指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如围剿红军。

  2. 新中国初期剿匪行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开展了大规模剿匪斗争,目标包括国民党残余势力、地方土匪及特务组织。

    • 规模:动用150万兵力,歼灭土匪240余万人。
    • 意义:为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政策扫清障碍,邓小平曾强调“不剿灭土匪,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历史意义

剿匪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巩固政权的关键举措。毛泽东将其与土改结合,通过分配土地赢得民心,使民众主动支持剿匪,最终根除了中国数千年的匪患。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数据,可参考中国军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惫劳策府臣制词札裆襦大势至耳鸣发忧肥塉符授府臧根方差勾头刮痕归成贵信国稼孤云澔涆涸鲋胡觑降尊纡贵解札鸡飞狗走拒絶峻峭埳井渴念苦瓠凌歊台礼赏流比六枝子鹿触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卤味漫不加意没干缠藐小冥搜末班木笼牛鼎烹鸡怒恨切儗情痴藑茅山童食贫守身水丹诵览碎冰同归于尽头儿投稿隤堕穨法绡巾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