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府的意思、策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府的解释

帝王藏书之所。《穆天子传》卷二:“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 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 唐 陈子昂 《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 杜司户 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於天下,而独秀於朝端。” 宋 苏轼 《徐州谢两府启》:“如 軾 者才不逮人,学非适用,早尘策府,自知拙直之难安;屡乞守符,意谓苟安之善计。”《清史稿·艺文志一》:“因思策府縹緗,载籍极博,其鉅者羽翼经训,重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策府”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cè fǔ,其核心含义指帝王藏书之所,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以下从释义、文献引用及历史引申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策府”原指帝王收藏典籍、文书的重要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或档案库。这一含义在《穆天子传》《汉书》等古籍中均有体现,如《穆天子传》卷二记载:“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注释进一步说明,策府是“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即保存重要文献的官方机构。

二、文献引用与历史用例

  1. 唐代用例:陈子昂在《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中提到“研几策府”,指杜审言曾在皇家藏书机构钻研学问,凸显“策府”作为学术核心的地位。
  2. 宋代用例:苏轼的《徐州谢两府启》中“早尘策府”一句,以“策府”代指朝廷重要机构,反映其象征意义从藏书处延伸至权力中枢。

三、历史引申:唐代“天策府”

唐代的“天策府”是这一概念的引申。李世民因战功被封“天策上将”,设立天策府作为其幕府,招揽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才,逐渐成为政治核心。提到,天策府在玄武门之变中扮演关键角色,最终推动李世民登基。需注意,“天策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军政机构,与“策府”原义需区分。

四、其他用法

偶见“策府”用于比喻学识渊博之地,如引用的造句“研几策府”,但此类用法较少见。

“策府”本义为帝王藏书处,后因历史事件衍生出特定机构名称,需结合语境区分。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天策府的权谋故事,可参考的历史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策府(cè fǔ)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策"是由"竹"作为部首,并且是由11个笔画构成的。"府"是由"广"作为部首,并且是由5个笔画构成的。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早在公元前1世纪,这个词就已经在汉字中出现了。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策府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然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字版本已经成为现代标准,其字形比较统一。 以下是一个关于策府的例句:“他被任命为朝廷策府的官员。”这句话中使用了策府来表示一个官职的称号。 关于策府的组词,我们可以使用策府与其他词汇进行搭配,形成新的词组。例如:"策府之才"表示一个人具备政治智慧和能力;"策府经书"指的是与政策制定相关的书籍。 对于近义词,与策府相关的词汇可能包括政务、政策、策略等。这些词汇与策府都有与政治和决策相关的意思。 相对的,我们可以将与策府相对的词汇称为反义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反义词与策府相关。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