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角端的意思、角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角端的解释

即角端弓。 汉 陈琳 《武军赋》:“其弓则乌号越耗,繁弱角端。”《三国志·魏志·鲜卑传》“鲜卑”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其兽异于中国者,野马、羱羊、端牛。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参见“ 角端弓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角端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字形、文化典故及现代应用。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基础释义(字形与字义)

  1. 字形结构

    “角”指动物头部的骨质突起,“端”意为尖端或起始。合称本义为兽角的尖端,引申为事物的起点或锋芒。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卷,第128页。

  2. 古义延伸

    汉代典籍中,“角端”特指一种传说中的独角神兽,象征祥瑞。《宋书·符瑞志》载其“日行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常作为国泰民安的吉兆。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角端”词条。


二、文化引申义(神话与象征)

  1. 神兽意象

    在传统文化中,角端被视为司法公正的象征。因其独角特性,古人认为它能“触不直者”,类似獬豸的功能,常见于古代衙署装饰。

    来源:王利器《中国古代神话辞典》,中华书局,2004年,第89页。

  2. 文学隐喻

    诗词中常用“角端”代指超凡的才能或锐气。如元代萨都剌《题进士索士岩诗卷》中“文芒射斗角端寒”,喻指文采锋芒逼人。

    来源:《全元诗》第42册,中华书局,2013年,第305页。


三、现代应用(数学与科学术语)

在几何学中,“角端”指多边形中两条边的交点(即顶点),是描述图形性质的核心要素。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端”。

来源:《数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7章“几何学术语”。


“角端”一词贯穿古代神话、文学象征与现代科学,其含义从具象的兽角尖端,扩展至文化祥瑞符号及几何学概念,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历时演变与跨领域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

“角端”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神话中的祥瑞之兽(主流含义)

  1. 形象与能力
    据《汉典》等记载,角端(或写作“甪端”)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形似鹿但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象征祥瑞。部分文献补充其“专食虎豹”,常被僧人饲养以护山。

  2. 文化意义
    自汉代起被视为灵兽,常与麒麟并列(如司马相如《上林赋》),代表智慧与护佑,多用于形容非凡之物或人才。


二、器物名称:角端弓

  1. 来源与材质
    指用“端牛”角制成的弓,出自汉代文献。如陈琳《武军赋》提到“繁弱角端”,《三国志》注引《魏书》称端牛角制弓为“角端弓”。

  2. 历史背景
    此类弓多见于边疆民族(如鲜卑)的兵器记载,因材质特殊而闻名,具有军事与工艺价值。


三、其他引申含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提到“角端”可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终阶段(如“达到角端”),但此用法权威文献较少,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需根据文本场景区分,古代文学中多指神兽或弓箭,现代引申义使用较有限。

别人正在浏览...

安福白山水电站傍概憋怤必务部次不耦不暇不夜侯钗头凤掺扶乘属程颐尘微崇圣寺催课生村卤胆囊炎等杀弟男子侄方上方外之人飞沙扬砾隔日疟构祸钩连广青谷都国俗翚锦慧丽汇茅讲筵简亢贱吏见形简召较真进道若蜷诀行狼狗老荆赁仆力争赂器免租缥霄贫宅清愿秋末弃瑕忘过热巴三杀水里綀衣偷看頽纲文师响冷冷险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