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杀的意思、等杀的详细解释
等杀的解释
(1).等差。 唐 张九龄 《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使官有位次,资有等杀,才苟不侔,时所勿取。” 宋 苏舜钦 《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宫室服用必有度,上下等杀各安其分限,而无流暴之患,此 三代 之所以为盛也。”《明史·湖广土司传·施州》:“兵部以闻,帝以驭蛮当顺其情,所授诸司,宜有等杀。” 清 恽敬 《顾命辨下》:“自一身上推之於父於祖於曾高祖,下推之於子於孙於曾孙於元孙,其旁推之也,视所出为等杀,於是乎有亲亲之义。”
(2).谓降低等级。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吕璹 ﹞因以文讼於庙,引盗宗庙酒食律罪当黥,而将军人臣,宜处以等杀,则盗食供果盖不当死。”
词语分解
- 等的解释 等 ě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特指台阶的级。 种,类:这等事。 表示同一辈
- 杀的解释 杀 (殺) ā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 战斗,搏斗:杀出重围。 消减:杀风景。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 收束:杀价。杀尾。 勒紧,扣紧:杀车。 用在动词
网络扩展解释
“等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等差(等级次序)
指事物或制度中的等级区分、层次划分。常见于古代政治、礼制或社会结构中:
- 唐代张九龄在《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中提到“资有等杀”,强调官员选拔需按资历划分等级。
- 宋代苏舜钦在《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中主张“上下等杀各安其分限”,指社会阶层应有明确界限以维持稳定。
- 《明史》记载明代治理边疆时,主张对土司“宜有等杀”,即通过等级制度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二、降低等级
指通过降低等级来实施惩罚或调整制度:
- 宋代案例中,吕璹引用“盗宗庙酒食律罪当黥”的律法,认为对官员的惩罚应“处以等杀”(即降级而非死刑)。
- 清代恽敬在《顾命辨下》中通过家族等级“自一身上下推之”的论述,间接体现了等级调整的伦理规则。
补充说明
- 词源特点: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罕用,常见于历史、法律或礼制相关文本。
- 使用场景:既可用于描述客观等级制度(如官职、礼法),也可指代主观的等级调整行为(如降级处罚)。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标注的搜索结果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等杀》一词的意思是指等待杀戮或等待被杀。按照汉字拆分部首和笔画来分析,《等杀》的“等”字由“⺖”旁和“一”横组成,“杀”字则由“木”和“㇑”构成。这个词的来源与暴力和战争有关。
在繁体字中,《等杀》可以写作《等殺》。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杀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变化,例如在战国时期,杀字的字形为“殳”加上“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杀字的写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样子。
以下是一个关于《等杀》的例句:“战士们在沙场上等杀,胜者将拥有胜利的荣誉。”这个例句表明了等待死亡的紧张气氛以及战争的残酷性。
与《等杀》相关的组词可以是“等待”、“杀戮”等。近义词可能包括“等候杀戮”、“等死”等。反义词则可以是“逃避杀戮”、“幸免于难”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我会很愿意继续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