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缴租税。《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 八年九月﹞甲辰,詔今年遭蝗之处免租。” 古连 《八乡山第一仗》:“轰轰烈烈地向地主进行免租、免债、免税的斗争。”
免租是汉语中表示"免除租金"的复合动词,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构词本义 "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去掉,解除"(商务印书馆第7版),"租"指"租用财物所支付的款项"。组合后构成动宾结构,特指出租方主动取消或豁免承租方应缴纳的租金义务。该词常见于租赁合同、政策文件等正式场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对租赁合同权利义务的规定,为免租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应用形态 在具体使用中可分为两种形式:(1)全额免除,如《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改财金〔2022〕271号)中要求国有房屋对特定行业实行3-6个月租金全免;(2)差额免除,常见于商业地产"免租期"条款,即在租赁初期免除部分时段租金以促进招商,该模式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五条中有相关规定。
三、历史沿革 作为传统租赁制度的特殊形态,"免租"概念可追溯至《周礼·地官》记载的"凶年免赋"制度。清代《户部则例》明确记载了灾荒时期的田租豁免程序,现代汉语中的"免租"正是这种传统财税术语的延续发展。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超1500亿元,印证了该词汇在现代经济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语义辨析 需注意与近义词"减租"的区别:前者强调义务的完全解除,后者指部分减少。如《人民日报》在2022年6月报道中明确区分了"疫情期间免租三个月"与"后续季度减租20%"的政策差异,体现了用词的精确性要求。
“免租”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免除租金或租税的行为,其含义和应用场景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详细解释:
免租(拼音:miǎn zū)指免除租金的缴纳,常见于租赁合同或政策中。例如房东允许租客在一定期限内无需支付租金,或政府因特殊原因(如灾害)减免农业租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法律条款,可参考《北齐书》相关记载或现代租赁合同范本(来源:、2、3、6、7)。
半涂抱鸡婆边料傧导草闲侧立趁期出尘荡产倾家泛商流羽飞沉腹胞黼扆羹汤攻诘狗气光行差贯云石化外贾盗洊经践汙焦没经编尽节金兰均匀看盏宽斧蓝色联猭丽妾浏湸龙鱼论讲杪曶明焕排叠蚍蜉撼树曝扬前后脚谯门秋料确认渠伊钱日行千里乳媪讥丧次三占从二骚虐闪边山字太守蛇杯弓影说得死灰恬淡无为天高地厚孝子邪蠹